传承中医中药常用中药系列简介珍珠母
珍珠母 ZhenZhumu 来源与分布珍珠母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前两种在全国的江河湖沼中均产,后一种主产于海南岛、广东、广西沿海。全年可采,去肉,洗净,干燥。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功效与主治珍珠母味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之功效。 珍珠母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其咸寒入肝,与石决明相似,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常与白芍、生地黄、龙齿等同用,如甲乙归藏汤。治疗肝阳眩晕、头痛者,又常与石决明、牡蛎、磁石等平肝药同用,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功。若肝阳上亢并有肝热烦躁易怒者,可与钩藤、菊花、夏枯草等清肝火药物配伍。 珍珠母治疗惊悸失眠、心神不安等,其质重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功。治疗心悸失眠,心神不宁,可与朱砂、龙骨、琥珀等安神药配伍,如珍珠母丸。若配伍天麻、钩藤、天南星等息风止痉药,可用治疗癫痫、惊风抽搐等。 珍珠母治疗目赤翳障、视物昏花等,其性寒清热,治疗肝热目赤,羞明怕光,翳障,常与石决明、菊花、车前子配伍,能清肝明目退翳。治疗肝虚目暗,视物昏花,则与枸杞子、女贞子、黑芝麻等配伍,可养肝明目。若属肝虚目昏或夜盲者,可与苍术、猪肝或鸡肝同煮服用。现用珍珠层粉制成眼膏外用,治疗白内障、角膜炎及结膜炎等,均有一定疗效。 此外,珍珠母研细末外用,能燥湿收敛,治疗湿疮瘙痒,溃疡久不收口,口疮等症。用珍珠层粉内服,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一定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 珍珠母含磷脂酰乙醇胺,半乳糖神经酰胺、羟基脂肪酸,蜗壳朊,碳酸钙,氧化钙等氧化物,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等,并含有多种氨基酸。 用珍珠粉给小鼠灌胃,可明显减少其自主活动,并对戊巴比妥钠的中枢抑制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珍珠母的硫酸盐水解产物,能增大离体心脏的心跳幅度;珍珠母注射液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用珍珠层粉灌胃,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水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珍珠母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美容皮肤科验方珍珠母60g,黄连30g,研为极细末,香油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治疗口周皮炎、湿疹等。 参考资料:《中药学》、《中草药彩色图谱》等。 千佛山院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gj/5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上最好搭的鞋没有之一,马丁靴说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