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本中医书中,发现一种植物,竟然是慢粒性白血病的克星。

江西《中草药学》:"制癌,消结。对胃癌、直肠癌、膀胱癌有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亦效。

《新编中医学概要》:"破血化瘀。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对急性白血病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这个植物,大名喜树,欢喜之意。过去我国南方民间办喜事,会用喜树的叶子作为食品的垫片,象征喜气、吉祥、吉庆。

如果在正对门口栽两棵喜树,则寓意“双喜临门”。如果是种一棵树,意为“开门见喜”。在浙江金峨寺,一进大门,就会看见一棵高大的喜树,开门见喜,迎四方信众。是个自带幸运星的植物。

喜树又名旱莲木、千张树、南京梧桐等,结的果实,名为喜树果,或喜果。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川南等地,四川分布最多。成都锦江区有一条街叫喜树街,街上的行道树就是喜树。

我国年已将喜树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级别2级,限制出口。

喜树宝贵的原因之一,源于果实、根、树皮、树枝、叶均可入药。能为病人带来欢喜。

喜树叶:主治痈疮疖肿、疮痈初起。将喜树嫩叶一握,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喜树皮:治牛皮癣。取树皮或树枝一至二两,水煎服,每天一剂。亦可取叶加水浓煎后,外洗患处。

喜树宝贵的原因之二,在于全株都含有一种重要的抗癌成分—喜树碱,具有抗癌、清热杀虫的功效。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膀光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疗效。

中医用喜树入药治疗癌症,一般是用喜树果,其具有抗癌、散结、破血化瘀功效。医药典籍载:

1、治胃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喜树果研末,每日1次,每次6克。(《辨证施治》)

2、治白血病:喜树果30克,仙鹤草、鹿衔草、岩株、银花、凤尾草各30克,甘草9克。煎汁代茶饮。(《本草骈比》)

白血病,散见于中医“血证”、“温病”、“症积”、“恶核”等病证之中。原因有热结,血气相搏等。治疗以清热消肿,凉血止血补血补等方式为主。

仙鹤草可补血止血并抗癌。鹿衔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止咳止血等。岩株是侵入岩的一类,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银花就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本事相当好。凤毛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甘草调中止痛,与散结、破血化瘀功效良好的喜树果配伍,共治白血病。

喜树通常在烈日炎炎的七月开花,头状花序近于球形,雌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花杂性同株,白色。

骄阳下,一个个白色的小绒球,挂满在碧绿宽大的叶片之间,洁净素雅又清凉。

到了八月入秋,就是喜树结果的时候。众多攒聚在一起的小翅果,像极了一根根的小香蕉,可惜不能吃。但是红耳鹎、白头鹎、乌鸫等鸟儿,却将其视作小龙虾,大餐日日有啊!

喜果落地像莲花,这是别名“旱莲木”的由来。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gj/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