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组成

炙黄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主治功效:

益气活血,助阳通脉。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气不足、血脉瘀滞、胸闷胸痛、心悸乏力。

方解旨要:

《素问·痹论》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说明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外界风、寒、湿邪反复侵袭,日久累及心脏所致。

中医认为“心主身之血脉”,心有推动气血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之功能。这种功能除需要足够的血液充盈,主要有赖于心气推动。外邪入侵心脏,心气不足,影响血液运行,血脉瘀阻,造成心的阴、阳、气、血失调,出现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甚至颧红,口唇发绀,舌质暗红。由于肺主气,心主血,血脉瘀阻,可出现咳嗽咯血,故本方以补益心气为主,重用黄芪补气,起到气行则血行作用;佐以毛冬青根、桃仁、丹参活血通络;当归补血和血;川芎行气活血;桂枝通心阳;益母草活血利水。全方具有补气活血、助阳通脉功能。

临证加减:

心不藏神,出现心悸怔忡、善惊易恐者,加龙齿30克、磁石30克、琥珀粉1.5克(吞服)。血脉瘀阻、出现胸闷胸痛者,加五灵脂12克、山楂12克、降香9克。心肾阳虚、浮肿明显、面色苍白者,加熟附子9克、万年青根9克、姜皮3克、车前子30克。心脉痹阻、肺失肃降,出现喘息气急者,加苏子9克、白芥子9克、降香9克。肺络瘀阻,出现咳嗽咯血者,去桂枝,加旱莲草30克、鲜苇根30克。血不养心,出现头晕心悸,面色少华者,加龙眼肉9克、大枣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一文整理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gj/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