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利与弊
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中西药合用占比很大。中医院住院患者合用占比达80%以上。门诊占比也不低,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患者是不是很多都是中西药同时使用?在中国这种医疗体制下,中西药合用司空见惯,但是都合理吗?无疑中西合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就有弊,也存在很多风险。这虽然是临床药师研究的方向,但是我们应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尽量减少因为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中西药联用司空见惯,这与很多基层医师“撤网疗法”的习惯有关,在基层条件有限,诊断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预防”误诊和漏诊,如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合用,中西药合用等等。当然期望有好的疗效,疗程短、副作用少。 很多医生和患者认为,中西医是二个体系,西医开西医的药,中医开中医的药,中西药互不相干,能同时服用。甚至认为这样能加速病患痊愈,取得好的效果。其实中西药同时使用无非可以出现三个结果:(1)互不干涉,对人体益处和危害没有明显影响,或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很多中西药同时服用是这种情况。(简单点说:就是不知道!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开的中药饮片处方与患者现在服用的西药之间是什么关系?增效?增毒?减效?减毒?或是没有关系?)。(2)有利的一面,提高疗效或减低毒副作用。(3)降低疗效、产生危害毒副作用。 很早的时候,我就看过一篇报道,茵陈与灰黄霉素联用可以减少灰黄霉素的剂量,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这是联用积极的一面,当然也看到很多联用产生毒副作用的报道。下面收集整理部分联合应用利与弊,供大家参考。 一、不宜联合的中西药: 1、碱性中药硼砂(包括外用,滴耳)与西药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同服时,能使这些抗生素排泄减少、疗效增加,同时又能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产生前庭紊乱的毒性反应,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耳聋及行动蹒跚,尤其对少年儿童危害更大。 2、含麻黄的中成药如麻黄汤、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气管炎丸、哮喘片、半夏露等不宜与西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痢特灵、优降糖、闷可乐、苯乙肼等并用。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口服后可抑制单胺气化酶的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酶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而麻黄中的麻黄碱可促使贮存于神经末梢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和脑出血,尤应注意。 3、含朱砂(Hg2+)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六神丸、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七厘散、紫雪丹、仁丹等不能与还原性西药溴化钠、溴化钾、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同时使用,可以产生毒性的溴化汞、碘化汞,可引起赤痢性大便,引起药物性肠炎。 4、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喉症丸与硫酸镁、硫酸亚铁合用产生毒性。 5、四环素类抗生素,不宜与含有Ca2+(如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齿、龙骨、牡蛎、瓦楞子、蛤壳、明矾、闫然铜、代赭石、赤石脂、钟乳石等组成的汤剂及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龙牡壮骨冲剂、女金丹、朱砂安神丸、桔红丸、追风丸、复方五味子片、当归浸膏等等)、Mg2+、Hg2+(如朱砂和含朱砂的中成药等)等金属离子的中药、中成药同服。使彼此吸收减少,疗效降低。 6、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酮不能与细胞色素C同时使用。妨碍吸收,影响疗效。 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不宜与阿托品合用,因阿托品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具有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两药合用,丹参所具有的降低血压的效应,能被阿托品阻断,从而降低丹参的药效。丹参也不宜与雄性激素类药物合用,如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素等,因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拮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它与雄性激素的配伍,可降低雄性激素的活性。 7、如煅牡蛎、煅龙骨、硼砂等碱性较强的中药,以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与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药物合用,发生中和反应,而使两种药物的排泄加快、疗效降低,甚至失去治疗作用。(酸碱中和) 8、酸性中药乌梅、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山楂等,可酸化尿液,与碱性西药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钙、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TMP、生物碱等合用时,因体液酸碱度而减少再吸收、促进有效成分的尽快排泄,使中西药物均失去一定疗效。 9、西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能与牛黄解毒片合用。因牛黄解毒片能使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从而降低其疗效。 10、具有抗菌、抑菌的清热解毒中成药如清热解毒片、保婴散、穿心莲片不能与妈咪爱、乳酸菌素片合用治疗肠炎。结果疗效下降。 11、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等与强心药物合用,相等于重复使用,剂量增加。可以引起强心甙中毒,心率下降。 麻黄、鹿茸也不宜于强心药物合用。 12、海藻、昆布与异烟肼合用,是异烟肼失去抗结核作用。 13、犀羚解毒片、六神丸、小儿化毒散、五粒回春丹等于黄连素有拮抗作用。 14、鹿茸、甘草、何首乌及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可以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可以影响降糖药的疗效。 15、含有鞣质的中草药,如大黄、地榆、山茱萸、石榴皮、五倍子、诃子及中成药四季青片、感冒宁等,不宜与多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族、氯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及黄连素同服。因鞣质为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上述西药生成盐酸沉淀物,使之难以吸收,影响疗效。 16、中药药酒不宜与西药异烟肼、痢特灵、甲硝唑、替硝唑、青霉素、头孢类抗菌药物合用,这个知道的人多。 17、含有皂苷成分的中药,如人参、三七、远志、桔梗等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药物如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等合用。因在酸性环境中,酶的作用下,皂苷极易水解失效。同时也不宜与含有金属的盐类药物如硫酸亚铁等合用,可形成沉淀。 从上面的情况看,合用不利的主要是成份比较明确,如明确含有金属离子,活性化合物、偏酸性偏碱性明显等一类中药。绝大多数中西药合用是我前面说的第一种情况。所以大家也不必恐慌完全拒绝中西药合用。其实就是上面的情况有一部分只要错开时间服用(个人观点:胃基本排空时间,至少间隔2小时以上。)问题就不大。 二、目前认为联合应用有优势: 1、海螵蛸粉、白芨粉口服可以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放疗、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也可以用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2、板蓝根冲剂与磺胺增效剂(TMP)合用,抗菌效果明显增强。 3、中西药合用的成药:消渴丸、维C银翘片、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等等。 中西药同时服用的人很多很多,多数有利,但是大家更应该观察不利的一面,和不良反应的一面,才能进步,保障患者健康安全。 民间中西药混用现象很多,有些名气还很大! 某诊所号称纯中药治疗糖尿病,自制胶囊,保密处方,患者反应效果很好,关键是检验结果也表明能明显降低血糖。引起专家的重视,检验胶囊里的中药粉末成分确实不含西药。但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定制的胶囊含有二甲双胍等西药。 某诊所号称纯中药治疗胃病一绝,纯中药胶囊和散剂,名噪一时,敛财无数,其实是中药粉末中混有西咪替丁、痢特灵等西药成分。 某烧伤膏中加入氯霉素等抗菌药物。 这些也是中西药混用,但是彻底混在一起,不告知患者成份、带有欺瞒性质的做法不可取,也是违法的. 其实临床医师所开处方,都希望他们有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且没有近期和远期的毒副作用。愿望是好的,但是中西药合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全面,很多优势并没有发现,同样很多弊端也不清楚。所以需要临床医师分析判断合用的利与弊,作出合理选择。 避免已知的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应用,整理和研究合用取得好效果的案例。也是一个医生(无论中西医)的责任和良心要求! 中西药结合前途光明,在临床各个科室都有良好的疗效和报道,如手术交给西医,恢复期交给中医;放化疗交给西医,结合中医减少反应和副作用,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内科中西药结合更加广泛。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研究、观察。特别是把中西药合用不利的、产生毒副作用的、降低疗效的等甄别出来,公布宣传,给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减少群众误服。 注:文中所有知识点来自网络论文,本人整理综述而成,如有侵权告知必删。本人不是药师,但是需要学习这些知识,故本文充其量是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中医朋友您需要学习这些知识吗? 医院外聘专家坐诊时间 1、放射科专家:医院影像科主任郭兴华,周六早上。 2、彩超专家:医院彩超室主任,周六早上。 3、妇产科专家:医院妇产科主任王转爱,周六早上。 4、心内科、肿瘤科专家:医院内科主任徐天锁,周日早上。 5、骨科专家:运城市中心医骨科副主任丁建峰,周日早上。 6、康复理疗科:医院康复理疗科杜亚洲,逢8(8号、18号、28号)坐诊。 7、儿科专家:医院儿科张小学教授,不定期坐诊,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pz/6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6龙眼肉
- 下一篇文章: 养鸡middot最全的中兽药图谱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