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有诗句:“白荼红蓼今承乏,燕麦龙葵旧有秋。”秋深时,龙葵的果实最好吃,过了白露、寒露,尤醇厚,堪比经了霜的葡萄。

图据网络

(刊于《天津日报·满庭芳》年10月4日)

国庆中秋假期前,与同事小王在小区内巡查,看到了几棵龙葵。有一棵龙葵,高出周遭几棵尺许。

这个小区楼前绿化带有限,其他空地几乎都未硬化。楼前楼后的有些空地,便被居民种上了各色菜和花。有些偏一点的地方则任野草疯长。今年雨水多,野草长得格外旺盛。以至于有些路段人行道的砖缝里,也长出了野草。最高的这棵龙葵在靠近围墙的湿润的一隅,离那几棵稍远。为了采光,长得特别高,没少挂果,只是熟黑了的还不太多,看上去青紫相间。

小王对不认识龙葵的一位同事告诫道:“没有熟透的龙葵的果实不能多吃,舌头会麻的。”这位同事果然没有动手去摘。

岁月的河,回头来看时,河水都是平缓的。所有溅起过的水花,在记忆里,又都是蕴藉人心的。

小时候,我们都管龙葵的果实叫“野葡萄”。新疆的孩子,见惯了葡萄,所以喜欢这么直观地叫。龙葵那成熟的果实,颗颗都可紫到发黑,圆溜溜、水灵灵、黑嘟嘟,让人看着不觉心动。有一年到呼图壁县的一家葡萄酒厂参观,初见酿酒葡萄“赤霞珠”,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又见到了“野葡萄”。

龙葵的叶子很像茄子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龙葵与茄子真还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虽同为茄科茄属,但在植株的形态上,二者却相差很大,龙葵反倒与同科酸浆属的挂金灯和酸浆有些相似。

春暖花开时,龙葵也开始破土,门前屋后,河畔林间,沟旁地埂,有土的地方都能蓬勃生长。野生天养之物的生命力极为顽强,尤其生长在路边的,任是羊啃牛踩,人踏车碾,都不会死掉。

春天的龙葵是可以当野菜食用的。但新鲜的龙葵有毒,不能生吃。那年到云南,云南的同学介绍,人们有时喜欢用它来煮蛋花汤,味道蛮不错的。而在新疆,我则没有见过有人吃这种野菜。

图据网络

龙葵开的花很小,白色五瓣,中间是一点娇羞的黄蕊,素净淡雅。这种细微的美丽,极易被人忽视,也易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pz/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