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鸣,脑袋嗡嗡响这一个方,补足肝肾,息脑
不少人知道有耳鸣,却不知道还有脑鸣,或者耳鸣还是脑鸣,傻傻分不清。 耳鸣声音来自耳朵,如嗡嗡声,蝉鸣声,可能伴有听力下降,耳部不适,耳聋等症状, 而脑鸣的患者常自觉脑内有声响,且声响多种多样,脑内有如液体晃动,锣鼓声,虫叫,蝉鸣,嗡嗡声,风声阵阵呼啸,机器隆隆,还有似潮水汹涌或如溪水流动。 脑鸣多数日夜不停,少数人夜晚或睡醒后加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此,一旦患有此病,应积极寻求治疗。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个方子,是名老中医雍履平的益肾调肝宁脑汤。 益肾调肝宁脑汤组成:生地熟地,山萸肉,泽泻,怀山药,丹皮,白茯苓,茯神,石菖蒲,生龙,牡,蔓荆子,龙齿,磁石,水蛭,鳖虫,全蝎,蝉衣,路路通。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医院做头颅CT检查一般来说很少看出异常,少数为界限性脑电图,因此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中医在长期的探索中发现,脑鸣多与肝肾不足相关。 我们都知道,肾主骨生髓,这个髓除了骨髓以外,还有脑髓。一旦肾不足了,就会造成脑髓空虚。 我们说一个人学识不足,又喜欢炫耀,常常用半瓶水晃荡来形容他。瓶子装满水,无论怎么晃,它都不会发出声音,而瓶子不满,稍微一晃动,里面的水就会发出匡匡的声音。脑也是一样的道理,脑髓不足,脑腔就容易因为其它原因发出脑鸣。 这其它原因,有来自有形的痰湿瘀血,有来自无形的肝火。 有形的痰湿阻痹了经络,容易形成脑鸣,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无形的肝火造成脑鸣,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比如在发了通怒火后,肝火上冲,面红耳赤之际,许多人常觉得自己的脑袋嗡嗡的,这就是肝火在脑内造成的动静。 由于肝经经过人体颠顶,肝上有火很容易上达到脑。所以我们前面说了,脑鸣与肝肾关系非常大。 肝肾不足,是哪里不足呢? 既然是肝火旺,那必然是阴不足。 综合以上所说,治疗脑鸣,要补肝肾之阴,并且兼顾祛湿化痰祛瘀,同时考虑平肝潜阳。 熟地,山萸肉,泽泻,怀山药,丹皮,茯苓,这六味药组成了著名的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采取了三补三泻的用法,除了滋阴,还考虑到了祛湿。 里面的丹皮配合生地清热凉血散火。 然后用石菖蒲化痰开窍,宁心安神。 水蛭,鳖虫活血化瘀通络。 用龙骨,牡蛎,龙齿,磁石这些质重的药将上亢的虚阳拉回肝肾,虚阳伏下来了,心脑就都清净了。 蝉衣,全蝎,路路通,蔓荆子这几味药祛风熄风,平肝潜阳。 最后重用茯神安神,其实前面的茯苓也是安神的,两个药配合,能让被脑鸣折磨的心静下来。 温馨提醒: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l/11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被誉为是月光美人的月光白,究竟是白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