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中国用磁治病已有悠久历史。汉代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传列》记载就已发现一种称之为“磁石”的天然矿物,具有磁性并可治疗疾病。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述:用磁石、朱砂、六曲制成的蜜丸,治疗眼病时“常顺益眼力,众方不及”,还说“主明目,百岁可读论书”。近代,通过国内外磁学专家的研究及磁疗临床工作者的应用体会,发现磁场有多种预防及辅助康复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以下8种:1.磁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磁场可以通过“磁灸”作用,调整血管神经机能,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微循环的改变是磁场具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的基本依据。

中国科学院:利用磁场可降低人类血液黏度

2.磁对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吸收的作用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钾、钠、钙、铁等荷电离子,磁场可以加速离子和红细胞的移动速度,减少红细胞的聚集性,促进身体对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吸收。3.磁对细胞代谢能力的改善作用人体组织细胞内电荷运动存在微量磁场。外加磁场力使细胞核与细胞壁的微弱磁场增强,使得微循环得到改善,氧及养料供应和废物排出的功能加强。组织细胞与血液物质交换增强,从而促进了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4.磁对心脑血管的影响磁场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高粘血症患者经磁疗后,大多数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改变,减少血栓的形成,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张传根

权威出处:《新乡医学院学报》

5.磁对内分泌的影响磁场对内分泌功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激活肾上腺功能,使血浆中肾上腺组织中11-氧皮质酮的含量增加。同时体现对甲状腺功能的作用上。在磁场作用下,甲状腺中的碘及血浆蛋白结合碘显著升高。6.磁对骨密度增加的影响在磁场的作用下,可能引起了生物体内生物电的变化,从而提高软骨细胞的活性。软骨细胞与骨细胞释放大量的钙,从而加快了骨折区域的沉积,加速了骨痂的成熟。骨折患者在进行磁场治疗后,肿胀及疼痛明显减轻,这是由于磁场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促进了骨痂生长。7.磁对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磁疗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机能,激发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许多使用磁功能产品的人反映,不仅很少患感冒,而且其他传染疾病也明显减少了。这正是磁疗提高免疫力的结果。8.磁对睡眠的影响磁已广泛应用于改善睡眠质量上。磁场作用于头颈部脑电图慢波增加,大脑半球感觉运动区及视区纺锤波增加,呈现抑制状态,与睡眠或麻醉时的脑电图变化相符。因此,磁场可以改善睡眠,缓解肌肉痉挛,减轻面肌抽搐,减轻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搔痒症等。

除了磁以外,也有不少的物理因子(负离子、远红外、力、热等等),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成为如今康复医学的主要手段。这些时兴且科技含量高的物理疗法,已成为了人们应对亚健康和慢病康复的一大科学选择。

往期回顾(点·图·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l/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