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1徒步山东之藏龙涧
北京中科 http://www.bdfyy999.com/bdf (按:三人行东方队长主编《徒步山东》,热情地邀请我参与。东方队长在户外圈子被誉为教主,主编这本书非他莫属。承蒙他的信任,能够参加这个工作,既感到荣幸,又感到惶恐。因为,我当时入户外不久,主要在藏龙涧转悠,即便是现在,我户外徒步的地方,也大多在藏龙涧。东方队长说,那你就写写藏龙涧这条户外徒步路线吧。稿子码好以后,东方队长认真修改后转交给出版社,得到的反馈还比较满意,认为已经比《钻山沟》有所改进。目前,《徒步山东》基本杀青,东方主编组织进行最后的校改。现将几条路线与大家分享,让大家先睹为快,更重要的是,听听修改意见,从而使徒步路线的介绍更准确,更有趣,更生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藏龙涧还养在深山人未知,如今,周末的藏龙涧就如赶大集一般。) 以下是文字稿: 藏龙涧:浆水泉→猫狸山→藏龙涧→佛峪→白云山→马蹄峪→龙鼎大道 线路简介: 起点:浆水泉(北37°3737.18东°0406.70); 终点:龙洞大门口(北36°3639.09东°0636.35) 路线长度:20公里,可自由调整。 在大文豪老舍的笔下,济南的美在它的摇篮。这个摇篮,就是南部山区,其中最美的,最近便的,是龙洞景区,方圆近30平方公里,是都市人放松心情的后花园,也是寻求安宁的桃花源。对于龙洞的美,古人说,“我游龙洞惊奇绝,画不成图口难说。”济南的八景之首“锦屏春晓”就在这个区域。在这个摇篮里,有险峻而秀美的山,有甘甜而凛冽的泉,有深邃而玄奥的洞,有幽深而壮丽的涧,有古塔凉亭,有佛寺道观,有石刻造像,有茂密植被,集自然景色、人文古迹、神话传说于一体。不论哪个季节去徒步,都有惊艳的美等着你,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满目葱茏;秋天,五彩斑斓;冬天,冰瀑晶莹。以秋季9月底至11月上旬红叶正当时为最佳,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万物复苏,连翘花丛点缀其中次之。对于徒步者来说,这条线路丰俭由人,可长可短;可攀爬,可徒步;可舒缓,可疾行;可环绕,可穿越;可拥抱自然,可附庸风雅。 此线路难度系数中下,有长度,无险度。请携带水2升左右,一顿饭,也可在途中经过的黑峪、鑛村和佛峪饭店就餐。此路线岔路口较多,容易迷路,建议结伴行走,上午进山,下午不进山。万一迷路,朝任何一个方向一直走,两小时可走出来。如果不辨方向,建议在较大的路上原地等候,多数情况能遇到徒步的驴友。 游记与攻略: 龙洞景区在济南市区的东南,对于多数人来说,驴行的主要起点有三个,分别是龙鼎大道南头、洪山路南头中井村和浆水泉水库。如果住在济南西部或西南部,则可选择乘公交K走圣贤路从矿村直接去龙洞。 乘坐公交49路或路,在黄金山水郡四区下车,往南走一公里左右,就到了浆水泉风景区。浆水泉是济南72名泉之一,其水如琼浆,因而得名。泉水汇聚,滋养一池碧水,成为浆水泉水库。水库东是廻龙山,山上有吕祖洞、吕洞宾府、送子娘娘洞、佛塔,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的碉堡遗迹。如果是强驴,可先爬廻龙山,从南边下山,与通往藏龙涧的路汇合。水库南是黄金谷,里面是人间仙境,山水画廊。 从水库东边的山坡上山,东南行,进入缓缓的、宽宽的徒步小道,两边有树木,途径小狸猫山、大狸猫山,蜿蜒曲折,树影婆娑,约5公里,到达八仙桌。这是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往南,是大小岭方向;往西,是黄金谷;往东南,是藏龙涧的入口;往东,可走水山坡至藏龙涧一线天;往东北,可穿越狸猫山垭口去中井或龙鼎大道。 藏龙涧是条东南和西北走向的断裂带和大峡谷,盘桓迂回,恰如游龙。传说在大禹治水的时候,济南有恶龙作怪,大禹一路追赶,终于制服孽龙。那龙穿越的洞,便被称为龙洞;那条幽深的涧沟,就被称为藏龙涧。初进入藏龙涧,坡较缓,开口较大,里面植被茂盛,乱石铺地,有片片芦苇,有汪汪池水,有丛丛杂草。小道或在涧底,或在两边山腰,总体是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下降,越来越陡峭。行约一公里,有三岔口,右拐往南通往黑峪,左拐往东南通往一线天和龙洞。 往一线天方向走一公里左右,就到了龙洞,可见巨大平直的峭壁,如斧劈刀削,像屏风,所以被称为锦屏崖。及至春日,山花灿烂如绣,被誉为“锦屏春晓”,位列济南八景之首。此外,还有独秀峰孤标雄拔,三秀峰耸立竞秀。龙洞寿圣院历史悠久,如今寺院虽已倾圮,仍隐约有紫气梵音,保存了几通完整的石碑。因为祈雨得应,此处龙神曾被勅封为“顺应侯”。龙洞在与锦屏崖对峙的峭壁上,有俩洞口,一大一小,一进一出,大洞口高约2.7米,宽约1.3米(北36°3610.24东°0553.31),旁边有曾任济南知府的龚易图集杜甫诗句题写的对联“真气森喷薄,神功接混茫”,意境和用笔浑然一体。龙洞长约百米,东西相通,忽敛忽疏,怪石横出,钟乳倒挂,石花丛生,水珠下滴,铿锵有声。洞内有三尊主佛,造像高达4米,系东魏天平四年所造,风格古朴,法相庄严,极其精美。从小洞口出来,可沿着小道右拐继续上行,从三秀峰的缝隙中爬到峰顶,即看到大天坑口(海拔米),小天坑口西北方向几十米,可见小天坑口。 话说这大、小天坑是目前济南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天然天坑,真是鬼斧神工,天设地造,令人惊叹。大天坑从山顶垂直20余米直插山体,又倾斜而下约30米,出口就在龙洞内的佛像右侧。年9月,三人行十余名队员在此完成首次垂降,并从中清理出几大编织袋沉积多年的垃圾,在洞口挂上“文明户外,带走垃圾”的提示牌。年1月,东方又带领三人行攀岩队员完成了小天坑的垂降与测绘。这小天坑比大天坑更是惊险,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为深约25米的垂直无底封闭筒状,接下去的中段深约25米,为三面石壁一面开放,落地后为下段,有高约20米的断崖。下来后,就是龙洞的西洞口,就是有石刻对联的那个洞口。 在天坑所在三秀峰上,眺望对面绝壁,可见锦屏崖上凿有壁立千仞、白云无尽、锦屏春晓等巨字石刻,可谓字如其景,气势恢宏磅礴。这里还留下了范纯仁、龚易图、柳文洙、王引之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刻几十种,或气势雄浑磅礴,或神韵潇洒飘逸,寿圣院遗址南侧高峰是鹫栖岩,岩巅矗立四角七级石塔,高十二米,形如西安大雁塔,名“报恩塔”,建于宋政和六年。鹫栖岩上,红叶最美,与古拙的石塔形成完美的组合。 从大、小天坑处,可顺着山脊在浓密树林中踏着厚厚的松针枯叶南行,再西行走过两个山坳,就达到黑峪(北36°3550.91东°0523.70)。黑峪原是个因交通不便而搬迁后遗弃的小山村,仍存残垣断壁,几年前原住村民在此开设小饭店,专供驴友饮食、休整。 观赏过此处风景和文化后,可从一线天或天梯出藏龙涧,旁边是观景台,或居高临下,能够将藏龙涧的最壮观部分一览无余;或抬首远望,将峰峦叠嶂收入眼底。根据自己体力,可从一线天北行经葫芦泉、佛字崖、东山到洪山路南头回市区,有公交、、等;或在葫芦泉左转西行经八仙桌原路返回到浆水泉;或东行经炮楼山至龙鼎大道至市区,有公交,全程约12公里。 继续徒步者,可从寿圣院遗址南行,约两公里,至佛峪(北36°3528.61东°0651.36)。佛峪因般若(读bōrě)寺而得名,般若是梵语的译音,意思是“智慧”。般若寺前,有座四柱三楼式木结构彩坊,额题“佛峪胜境”。般若寺是清静禅修之地,曾经“云护岩上佛,泉养厨中僧”,被誉为云殿泉厨。如今,般若寺已成遗址,悬崖披厦下保存有5尊隋代开皇七年的造像,颜色艳丽,完美无损,是目前济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隋代佛造像,堪称佛教艺术的明珠。佛峪内还有龙峪观和观音堂,一佛一道,融洽相处,和谐安宁。丰水季节,佛峪瀑布喷珠溅玉,清泉石上流,人在溪中走。 环翠亭坐落于般若寺遗址旁边的禹登台上,置身亭中,可观积翠涂丹,可听飞瀑雄声。佛峪沟中,有林汲泉、露华泉和茶壶泉,其中林汲泉位列济南72名泉,长年不涸,得名于林汲山人周永年。周永年是四库全书编修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创议人,曾在佛峪建林汲山房,读书修身。当时在济南泺源书院攻读功名的书生,也效法林汲山人,在佛寺旁,筑精舍,勤读书。露华泉在般若寺遗址西侧石壁上,水如甘露,漱玉泄玑,因水香如甘乳,又名“乳肖泉”。佛峪般若寺遗址,有饭店,可驻足打尖。 佛峪是备受文人雅士青睐的地方,他们来这里凝神调息,摹写山容,赏林壑尤美,寻岩阿仙境,访别有洞天,流连不下山,倚石看红树,感受佛谷绚烂的色彩。即便是一介武夫韩复榘,也喜爱这里的美妙,修建了别墅。 从般若寺遗址登南灵台,就到了佛峪瀑布的上方,可继续登山,约半小时,至去往马蹄峪的垭口,然后下行进入马蹄峪南沟。马蹄峪林茂境幽,植被极其丰富,既有挺拔树木,也有缠绕藤蔓,还有浓密百草,呈现着立体的绿色走廊,是采集植物标本的地方,更是天然的氧吧。从马蹄峪南沟出来,往北翻越马蹄岭,就是龙鼎大道南头。至此,驴行线路大约15公里。 佛峪瀑布上方,东南行,依旧是佛峪沟的延伸。沿峪沟上行一公里,左转上山,半小时后可到垭口,也是个三岔口,旁边有个高高的铁塔作标志,东南行,是朱凤山方向,那里有乡义寺,再往南是黑龙寨;东北行,是白云山方向。仅从名字包含的黑、红、白的色彩看,这三座山南北相连的山就给人美好的想象。 东北行,回家的路才越来越近,上上下下翻越几个小山包,就来到了白云山下。这段路的特点是左手边是树林,右手边光秃秃。白云山是济南近郊最高的山,海拔大约多米,山势险峻,山崖陡峭,因山腰常有白云缭绕而得名。岩壁间布满茂密的松柏树,将整个白云山点缀的更加秀美壮丽。站在白云山顶,可看到远处的华山和鹊山。 过白云山,可登顶翻越,也可从山脚穿行,也可从左右两边绕行。到了白云山的北面,可右走山丘,也可从左边下行,走山腰,不远就可在途中看到白云洞,旁边有白云泉。 沿路前行,至垭口,从垭口顺着林荫驴道西北行,过小白云山,就到了扁石山,顺着山体修复扩建的山道下行,到簸箩顶,此时可看到城市中的楼房,听到城市中的喧闹。从簸箩顶下山,是锦屏家园小区,再西行几百米,就到了龙鼎大道。 垭口西边是马蹄峪的北沟,沟的北侧是马蹄岭。如果不喜欢山体修复的水泥路和石台阶,就选择顺着马蹄岭一路西行,上下几个树木葱茏的山头,经过仙境,抵达距离山岭尽头不远的岔路口,与马蹄峪上来的路汇合。从此,右转往北下山,即是龙鼎大道南头,再走一段公路,即是公交的站牌。 至此,驴行结束,行程大约20公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l/7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糖尿病人不能吃甜食医生直言其实糖尿病人不
- 下一篇文章: 云阳重点项目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