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特稿中医诊疗中的圆机活法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孟子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说的是远古制造车辆的木工师傅,他们加工的木轮、车箱等物,工艺上相当规范,难以从中取巧。我们做医生的诊病、处方,古来有一句名言,叫“用药如用兵”。外出打仗,指挥者须排兵布阵,讲究的是运用好战略战术,使之灵活巧变,获得胜利。我们治疗多种疾病,当然主要是将过去学到的诊疗知识运用于临床。但又须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一些灵活多变的治法,这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广搜博览,勤于思考、分析,以增强自己的医疗水平。所谓灵活多变的治法,属于圆机活法和奇治法,我想略举古代治例说明这个问题。宋代著名奸相、位居太师的蔡京(字元长),患顽固性便秘,周围有诸多名医为之诊疗乏效。蔡京本人的身体情况不太好,又畏恶医生用大黄等峻利的泻药。有一位医术颇精的民间医生,给他问病诊脉后,竟用一味紫菀研成粗末,开水冲服,蔡京的便秘竟得通畅治愈。医生们都知道,紫菀配合款冬花等,主要用于止咳,兼有化痰作用。所以有人问这位医生,紫菀为什么能治便秘呢?医生回答说:根据脉证分析,太师有“肺气浊”的特殊情况,紫菀能温肺、下浊气,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能使之通大便。我们再来看明末名医李中梓,他曾治富家子弟陆某某,年30岁,时值炎夏,陆某忽“患血痢,日夜百余次,肚腹疼痛”(见清·俞震《古今医案按》),他先请了一些医生,大致用了黄连、黄芩、阿胶、粟壳之类治疗痢疾的常用药。服药后,不但不见好,反而病情加重。患者及其家属十分惊吓、恐怖,后来又请了一位姓刘的老中医诊脉、会诊,刘医生说:患者泻次严重,体质虚寒,脾胃受伤,这样的血痢,就不能再用苦寒药了。他处方用的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干姜、附子。服药当晚,痛即减半;后略作加减,病即痊愈。说明痢疾病症,虽然对于多数患者,我们都要用黄连、木香、黄芩、白头翁、马齿苋、芍药、葛根等药,但根据患者陆某的病因、证候和体质情况,当然不能用常规治法,应该仔细辨证,再考虑处方、用药。这就是诊病中的圆机活法,否则常见病也难以恰当治疗,医生也很难提高治疗水平。最后,我也想谈一谈个人从医60余年治病和方药的变化情况。60年前,我作为一名青年西医,报名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名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系统学习中医药学,工作重点是中医临床文献整理研究,结合临床与教学。记得在青壮年时期,医院或门诊部施诊。其中又接触过不少癫痫病患者,当时在众多的古方中,我曾选用过一个验方“白金丸”(生白矾、郁金),结果是有效、有不效,效果欠佳的还略占多数。近20年,我感到癫痫病的病因、病机和病情,有的也比较复杂,单用白金丸,药效似欠理想。考虑我对多数癫痫患者制定的治疗法则,应以“潜镇止痫、化痰、通络”法为主,所以我在白矾、郁金之外,又加了生牡蛎、生龙齿,以增强“潜镇止痫”的作用。若患者有头颅外伤史,还加用一些通络、祛瘀的药物;如果痰涎证明显或患者觉头目昏朦的,则应加用一些化痰通络的药物。也就是说,在运用古方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使癫痫病的疗效有比较明显的提高。所以说在春秋、战国迄今的二千几百年以来中医的方治,真是拓展、丰富得难以计数。而我国悠久的中医药学,又是国际传统医学的领头羊,它必将为提高国际临床医学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我院终身研究院屠哟哟荣获年诺贝尔奖,这是她为中药研究结合临床、昭显于世的里程丰碑,值得医药界同仁广泛赞誉、学习的。余瀛鳌主任医师,教授年生,江苏阜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当代中医药技术中心顾问等职,曾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出身世医名家,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年12月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年5月结业后留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至今。年拜中央卫生部顾问秦伯未先生为师,兼得其父余无言先生亲授。主持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多年来致力于若干疾病的通治方研究,精于内科,兼治多种病证,对肝肾、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癫痫病、肺炎等病尤为专擅,兼治妇科,长于月经病崩漏、不孕症等,经验方颇多,如生地连栀汤、润腑通幽丸等,有相当显著的临床疗效。生平著作很多,所主编之《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中医大词典》、《新安医籍丛刊》《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医学卷》《现代名中医类案选》等均获重要奖项。从年开始已经先后招带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在学术、临床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家庭中医药》欢迎订阅邮发代号82-郑重声明:本







































甲氧沙林
白癜风新年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l/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