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偶见朱培尔书写甲骨的视频,虽为旧作,但用笔丰富、自然、率真,受其感染,联想中仿佛再现了殷商卜文的悠远和神秘,特别是背景音乐的设置,让我切身感受到了那份厚重古老文化的魅力。也许会带给甲骨书法作者以新的思考!

——三金小墨

甲即龟甲,骨指曾骨。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商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卜毕将所问之事或所得结果刻(或写)在其上,称甲骨文。因商代甲骨文不见于古代史书记载,所以学者命名不一,有龟卜文、契文、殷契、甲骨刻字、殷墟文字、贞卜文、殷墟卜辞等各种名称。商朝灭亡,“失国霾卜”,商代甲骨即不为世人所知。

  清光绪二十五年(年),在北京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生病,从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其中有“龙骨”,王懿荣见其上刻有字,倍感惊奇,于是立即命人到药店把有字的“龙骨”全部买回。后来,有个化名为“汐翁”的将这一事实写了《龟甲文》,在年北平出版的《华北日报·华北画刊》上发表。此后,人们便以为这是甲骨文发现的文字依据,其实甲骨文发现也有个认识过程。

  罗振常在《洹洛访古游记》“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条”中说:

  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且有作殷色者,不知为何物。北方土中,埋藏物多,每耕耘,或见稍奇之物,随即其处掘之,往往得铜器、古泉、古镜等,得善价。是人得骨,以为异,乃更深掘,又得多数,姑取藏之,然无过问者。其极大胛骨,近代无此兽类,土人因目之为龙骨,携以视药铺。药物中固有龙骨、龙齿,今世无龙,每以古骨充之,不论人畜。且古骨研末,又愈刀创,故药铺购之,一斤才得数钱。骨之坚者,或又购以刻物。乡人农暇,随地发掘,所得甚夥,检大者售之。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其小块及字多不易去者,愁以填枯井。

  可见,在年前数十年间,小屯村民就在附近的耕地里见到骨甲。加拿大长老会驻安阳牧师明义士在其著《甲骨研究》中说:

  起初有人收藏甲骨,可不知道出处。在年以前,小屯人用甲骨当药材,名为龙骨。最初发现的甲骨,都经过潍县范氏的手。范氏知道最详。先时范氏不肯告人正处,如告刘铁云汤阴牖里。余既找到正处,又屡向范氏和小屯人打听,得知前清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小屯有剃头商名李成,常用龙骨粉作刀尖药。此地久出龙骨,小屯居民不以为奇。乃以骨片、甲版、鹿角等物,或有字或无字,都为主骨。当时小屯人认为字不是刻上的,是天然长成的。并说有字的不好卖,刮去字药店才要。李成收集龙骨,卖与药店,每斤制钱六文。

  小屯村民在年前就发现了甲骨文,当然这种发现是一般的发现,不是科学意识上的发现。古董商云集小屯收购甲骨后,转售于北京等地。年王懿荣亲自鉴定甲骨实物,有目的的进行搜索和研究。从此,殷墟甲骨文才为世人所知和重视。

多久没有拿笔写字了?

是不是常常提笔忘字呀?

那些长长短短、粗粗细细、个性十足

带有生命张力的点画,

是祖先留给我们独特而珍贵的礼物。

难道就这样被生硬的宋体字代替了吗?

每天抽出10分钟,拿起笔

实在没空,每周抽出10分钟,拿起笔

实实在在没空,

每两周抽出10分钟,拿起笔

实实实……在在在……没空,

每个月抽出10分钟,拿起笔

没有帖,可以买

不会写,可以问

写不好,有点评

就是不能胡乱写

别糟踏了这门国粹

20秒临1个字

1分钟临3个字

10分钟临30字

完全一首七言绝句的节拍

10分钟,让我们忙碌的心静下来

10分钟,让我们与古人进行了一次对话

10分钟,让我们开动了大脑

进行了一次益智训练

10分钟,让我们找回了童年的自己

10分钟,让我们变得天真、无邪

欢迎你加盟“全民临帖”,

走进“三金墨韵临古专场”

拿起笔,让我们一起:

温故知新

以书会友

增长技艺

静涤心灵

喜欢书法吗?

那就让我们拿起笔,

加入到全民临帖的队伍中来吧!

欢迎加入"三金墨韵临古专场"。

只要您喜欢书法,

只要您每月能保证完成两次临摹任务,

无论水平高低,只要有定力,

大家都可以加入到全民临帖的队伍中来。

三金墨韵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p/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