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则医案初探脉诊之ldquo独处藏
脖子长小白点是白癜风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30842.html 文章比较长,听着这首适合咱们现代人快节奏的曲儿不知道能不能看完。 导读: 本科时死磕脉诊,买来很多的脉学书参考。看了好多,张仲景、王叔和、李时珍、张石顽、张景岳、李士懋、姚梅龄哪位写得不好?但是我真的摸不出来。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古人形容得真贴切。那段时间我非常苦恼,不知道玉楸子三年妙悟岐黄是怎么悟的,我也想学学,一时觉得自己太愚钝。最近2年多摸了点脉,渐渐有了点感觉,病人才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假。 壹 第一次看到“独处藏奸”这个词是在刘建立的《脉法捷要(带您回归正统脉法之路)》,那时就只是从字面本身觉得新颖,顺带记了下来,但让我有了探索兴趣的,是一位病人。 她咳嗽,气促,本来有老慢支,突然感冒引起发热、咳嗽咯痰、气急,输完液之后别的没了,就是一说话没几句就气促,还会痒着咳,到处看病效果不好。当时在外婆家,听说我“堂堂医科大学大学生”,我外公大便秘结就治得挺好,就想着来看看。 年少的我于是很捉急,并不知道怎么办。望不出来个啥,听着就是病人咳嗽,好像气短一点,很累呀,医生建议在家要吸氧,问了乱乱的一堆,切脉,摸了半天,汗水都摸出来了,自己脸都摸红了,仲景还说五十动,怕是五百动都有了,反正不快,有点沉,右寸摸不到,别的都能摸到。但是唯独右寸就是摸不到!咦,奇了怪了,右寸为肺所主,肺主气司呼吸,结合起来看怕是过于气虚了?舌头有点大,舌苔白白的,胃口不好,当时刚在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就用了升陷汤,考虑到土不生金,合了四君子汤就开了3付。 因为我并没什么经验,但是我又不能说我不会,太saopi了,告诉患者如果吃着没感觉就不要吃了,就这样开了药把人打发走了。没想到后来外婆电话里告诉我那个病人一直在吃,俩月后竟然爬开了我们重庆的坡坡坎坎,没再咳嗽气短了。 依稀记得这事,但更具体的情况已然记不清。 贰 有了那次经历之后我开始留意“独处藏奸”。 巧了,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写了篇《独论》: “独之为义,有部位之独也,有脏气之独也,有脉体之独也。部位之独者,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奸,此其独也。” 怎么个张景岳老师把“独处”解释为“乖处”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乖,戾也。” 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贾谊新书·道术》中言:“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 何谓“反和”?即在诸多症状体征中出现了反常的、特殊的、独特的表现,《伤寒论》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当然,这只是“反和”的其中一种情况。 人体某些特殊的部位,可能隐藏着表现疾病本质而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却又异乎寻常的症状和体征。换言之,对确定诊断有重要价值的临床征象可能未曾显现或以不为人注意的方式出现,因而易于疏忽。 独处藏奸,这个词用得绝妙。 今天先谈脉诊,拿这10个医案看一下。 但是看之前呢,不必一字一字读,先试着读一读加粗字体的地方,看看有什么共性。 节选江瓘、江应宿《名医类案》医案三则 薛立斋治进士刘华甫,停食腹痛,泄黄吐痰。服二陈、山栀、黄连、枳实之类,其症益甚。左关弦紧(诸紧为寒),右关弦长,乃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加木香治之而愈。若食已消而泄未已,宜用异功散一补脾胃。如不应,用补中益气汤升发阳气。凡泄利色黄,脾土亏损,真气下陷,必用前汤加木香、豆蔻温补。如不应,当补其母,宜八味丸。 滑伯仁治一人,病疟脊损,粥难下咽六十余日,殆甚。脉数,两关尤弦,疾久体脊而神完。曰:是积热居脾,且滞于饮食,法当下。药再进,疾去其半。复投甘露饮、柴胡、白虎等剂,浃旬而愈。 沧州翁治一人,病寓湖心僧舍,以求治。翁至,其人方饭,坐甫定,即抟炉中灰杂饭猛噬,且喃喃詈人。命左右掖之,切其脉,三部皆弦,直上下行,而左寸口尤浮滑。盖风痰留心包症也,法当涌其痰而凝其神。既涌出痰沫四五升,即熟睡,竟日乃寤,寤则病尽去。徐以治神之剂调之,神完如初。 节选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医案三则 张路玉治汪督学媳,产后病虚无气,洒洒然如惊,时咳青黑结痰,欲咳则心中憺憺大动,浑身麻木,心神不知所之,偶闻声响,则头面哄热微汗,神魂如飞越状,屡用补养之药罔效,虚羸转剧。诊之,脉浮微弦而芤,独左寸厥厥动摇,此必胎前先伤风热,坐草时并力过甚,痰血随气上逆,冲过膜膈而流入心包也。朝用异功散加童便煅焠蛤粉,以清理痰气;夕用大剂独参汤,下来复丹,以搜涤痰积。盖痰在膈膜之上,非焰硝无以透之,血在膈膜之上,非五灵脂无以浚之,然非藉人参相反之性,不能激之使出也。服数日,神识渐宁,形神渐旺,改用归脾汤加龙齿、沉香,调理而安。 一人头痛而面色青黑,身体羸瘦,左手寸关俱不应指,两尺独洪盛,因作阴虚治,用滋阴四物加黄柏、知母、元参,二服减半,十日痊。(血虚。) 马元仪治顾逊昭,患溺血已三月,或屡与升补不应。诊其右脉虚涩无神,左关独弦,茎中作痛,下多血块,形色憔悴,又多嗳气,此肝脾积热之候也。肝热则阴火不宁,而阴血自动,以血为肝脏所藏,而三焦之火,又寄养于肝也,故溺血茎中作痛等症作矣。脾热则湿气内拥而生气不伸,以脾为湿土之化,而三焦之气,又运行于脾也,故时时嗳气,形色憔悴之候生矣。法当益肝之阴,则火自息,利脾之湿,则气自和,用生地、白芍、黄芩、萆薢、丹皮、甘草、车前,调理半载,痛定浊止而安。 节选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医案一则 风火白喉案 李伦青(住衡阳) 病者:长沙李兰生夫人,忘其年。 病名:风火白喉。 原因:素固血虚肝旺,现因风热传染而发。 证候:初患喉痛,发热恶寒,头疼心烦,口渴便涩,鼻出血丝,继见内关白块两条,肿痛异常,汤水难咽。 诊断:脉左关浮数,右寸独大,舌苔边白中黄。此足厥阴风火上冲手太阴而成也。 疗法:初用银翘败毒散,吹离官回生丹,以除肿痛。次用八物甘桔汤,以退白烂。终用六味地黄汤加瓜蒌皮、鲜茅根育阴柔肝以善后。 节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则 柏子仁解 柏子仁:味微甘微辛,气香性平,多含油质。能补助心气,治心虚惊悸怔仲;能涵濡肝木,治肝气横恣胁疼;滋润肾水,治肾亏虚热上浮。虽含油质甚多,而性不湿腻,且气香味甘实能有益脾胃,《神农本草经》谓其除风湿痹,胃之气化壮旺,由中四达而痹者自开也。其味甘而兼辛,又得秋金肃降之气,能入肺宁嗽定喘,导引肺气下行。统言之,和平纯粹之品,于五脏皆有补益,故《神农本草经》谓安五脏也。宜去净皮,炒香用之,不宜去油。《神农本草经》谓柏实能安五脏,而实于肝脏尤宜也。曾治邻村毛姓少年,其肝脏素有伤损,左关脉独微弱,一日忽胁下作疼,俾单用柏子仁一两,煎汤服之立愈。观此,则柏子仁善于理肝可知矣。 受妊呕吐 天津王氏妇,年二十六岁,受妊后,呕吐不止。 病因:素有肝气病,偶有拂意,激动肝气,恒作呕吐。至受妊后,则呕吐连连不止。 证候:受妊至四十日时,每日必吐,然犹可受饮食,后则吐浸加重,迨至两月以后勺水不存。及愚诊视时,不能食者已数日矣。困顿已极,不能起床。诊其脉虽甚虚弱,仍现滑象,至数未改,惟左关微浮,稍似有力。 诊断:恶阻呕吐,原妊妇之常,兹因左关独浮而有力,知系肝气胆火上冲,是以呕吐特甚。有谓恶阻呕吐虽甚剧无碍者,此未有阅历之言。愚自行道以来,耳闻目睹,因此证偾事者已有多人,甚勿忽视。此宜急治以镇肝降胃之品,不可因其受妊而不敢放胆用药也。 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一人年过三旬,于初春患伤寒证,经医调治不愈。七八日间延为诊视。头疼,周身发热,恶心欲吐,心中时或烦躁,头即有汗而身上无汗,左右脉象皆弦,右脉尤弦而有力,重按甚实,关前且甚浮。即此脉论,其左右皆弦者,少阳也,右脉重按甚实者,阳明也,关前之脉浮甚者,太阳也,此为三阳合病无疑。其既有少阳病而无寒热往来者,缘与太阳、阳明相并,无所为往无所为来也。遂为疏方:生石膏、玄参各一两,连翘三钱,茵陈、甘草各二钱,俾共煎汤一大盅顿服之,将药服后,俄顷汗出遍体,近一点钟,其汗始竭,从此诸病皆愈。其兄颇通医学,疑而问曰:此次所服药中分毫无发表之品,而服后竟由汗解而愈者何也?答曰:出汗之道,在调剂其阴阳,听其自汗,非可强发其汗也,若强发其汗,则汗后恒不能愈,且转至增剧者多矣。如此证之三阳相并,其病机本欲借径于手太阴之络而外达于皮毛,是以右脉之关前独浮也,乃因其重按有力,知其阳明之积热,犹团结不散,故用石膏、玄参之凉润者,调剂其燥热,凉热化合,自能作汗,又少加连翘、茵陈(可代柴胡)以宣通之,遂得尽随病机之外越者,达于皮毛而为汗解矣,此其病之所以愈也。 上面十则医案,读完加粗加下划线的部分,细心之人想必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了,要领就在于《医宗金鉴》这个脉诊图,也是我们常见的这个图: 对着图,左右手寸关尺各自对应什么呢?脏腑?部位? 是否仔细比较过左右手寸关尺三部呢? 弦是哪里弦得明显呢?滑是哪里呢?细是哪里呢? 左手浮还是右手浮呢? 不过脉率不管哪个部位都应该是相同的。 这样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并不能%确定,但非常具有靶向性和辨证价值。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中对这一部分有相关论述(下次再分享:)。 所以,一般情况下,把脉是能把出病位来的,再结合四诊得出具体病因、病机,三要素齐全,就可以下笔开方了。 当然,“独”不一定都在脉上有所体现,症状亦多见。如口腔溃疡多发、咽干咽痛,唇干或见面色浮红、耳红,一派热象之中而独见双下肢冰凉,乏力、恶寒等,水寒不藏龙是也,用之温潜或温清。又如一失眠患者,重镇安神、疏肝养血、调和营卫、交通心肾、单方验方诸法不效,而腹部压痛明显,考虑瘀血所致,予活血化瘀剂取效。 独处可藏奸,奸藏非仅独处,这个独有真有假,但不管真假,都能一定程度反应事物本身的变化。 中医学就是这样,事物都有阴阳属性,当你满足于一点的时候,复杂的病情又会给你深刻的教训,你只能不断探索和前进。 也许,这正是中医充满着魅力,让人着魔的地方吧。 本文斟酌两日写成,很长,希望能为学习脉诊的朋友带来一丝帮助,nexttime再具体分享下应用:) 谢谢大家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p/4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点到龙穴正位的经验条总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