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名为《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亚洲其他地区肝癌相关》的文章,引起了国际、国内一系列连锁反应,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一场本该止于学术层面的争议演变成中医药事业的危机。

为稳住局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多次发表声明,对含有马兜铃酸的相关中药产品加强监管,并出台了相应的具体举措。

与此同时,学术界的许多权威专家也纷纷涌向前台,呼吁社会各界理性看待“马兜铃酸事件”,因为药物的毒副反应是药物的“天性”,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无限放大。

因而,有观点认为,“马兜铃酸事件”的持续发酵不排除个别人的别有用心。

无论中、西药,是药三分毒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陈香美和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谢院生联合发表署名文章。这篇文章阐述了两个重要观点:

一、《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亚洲其他地区肝癌相关》并没有提供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更没有中药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研究者只是通过外显子测序,发现接触过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频度的基因突变,推测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马兜铃酸有关。

二、没有哪个药能够治疗百病,也没有那味药能够大剂量长期服用。比如,砒霜是剧毒物,用好了可以治疗白血病;又比如,维生素A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但妊娠期过度应用可致胎儿畸形。

陈香美和谢院生的文章提示了一个重要警示:且不说马兜铃酸跟导致肝癌之间的关系证据不足,起码“马兜铃酸”这一单个药物不能与整个“中药”之间划上等号,无限放大绝非理性。

说到毒性,其实西药的毒性问题更多、更大。美国医疗安全协会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FDA收集到的药物不良事件,从年的34,件增加至年的89,件,致死性药物不良事件则从件增至15,件。

然而,为什么西药的“毒副作用事件”就只停于单个药物本身,而无人去置疑整个“西药”?对待中、西药毒副作用的态度,这个世界显然采取了双重标准。

糖尿病患者需要天天注射胰岛素,这是诸所周知的常识。但注射用胰岛素副作用有多种,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眼屈光变化、注射部位硬结和脂肪萎缩等,为什么那些否定中医中药的人永远对这些问题选择性无视呢?

药物是有毒性的,单单拿重要的毒性来说事,而对西药更大规模的药物中毒选择性无视,这不仅仅是逻辑障碍,而是近似于无赖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是一个临床药学无法根除和回避的难题,解决它的关键不在于因噎废食的取缔、消灭药物,进而或寻求改善办法,或寻求更好的药物。

如果一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毒副作用,就贸然取缔,那么头孢类的抗生素是不是早就该被取缔了?

对市场已经构成影响

马兜铃酸的安全性一度被放大,将一个很寻常的临床事例被放大成为“致癌元凶”的社会化事件,对所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类产品产生置疑,从而妖魔化中医药,令业界很多人士感到悲愤。

这种悲愤来源于“马兜铃酸事件”已着实给行业带来切实的影响,无论是中药生产企业还是零售药店都深恐受此事件波及。这一担忧已有前车之鉴:早在年“关木通事件”影响下,同仁堂将龙胆泻肝丸中“闯祸”的关木通换成了不含马兜铃酸的木通,从此,龙胆泻肝丸再未能重写昔日辉煌。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已上市中成药品种名单和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科药材名单来看,47种中成药涉及批文产品个,其中不乏复方胃痛胶囊、通迪胶囊等大品种,多家企业竞相生产的青果止嗽丸、三蛇药酒、复方蛇胆川贝散等也都是销量很好的产品;涉药品生产企业72家,不乏同仁堂、白云山药业、景峰医药、中新药业、众生药业、梧州制药、葵花药业等多家上市药企。

上述药品因使用了含马兜铃酸的药材作为原料,均面临限期安全性再评价。若评估结果是风险大于收益,将被淘汰、退市。

为提振行业信心,阻止不利言论散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此多次发表声明正面回应,并采取了相应的风控措施。所有把含马兜铃酸的药材作为原料生产制剂的企业,都要对其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限期提供评估报告,逾期未能提供评估结论,要停止生产,注销药品批准文号。

实际上,我国自年以来就已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马兜铃酸肾损害病例数量已大幅下降,未收到直接引发肾癌报告,也已禁止使用马兜铃酸含量高的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同时明确对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口服中成药品种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一定程度上,话题的继续炒作肯定会对相关企业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事情,医药企业及零售药店应当加紧整顿,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销售含马兜铃酸的药品,保证类似药品的健康生产与销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好本分。

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不可阻挡

年12月25日通过并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医药法》,以及刚结束不久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体现出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国中医药事业将迎来不可阻挡的发展之势。

再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的发展目标来看,到年,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到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年11月底,我国零售药店数量共家,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全年药店数量减少余家。

中医药产业如何当自强?

《中医药法》对中医药产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

零售药店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发展中药饮片、中医馆的经营?

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加强慢病管理?

中药生产企业如何布局终端,实现市场战略目标?

……

为解决上述诸多难题,12月11日-14日,第六届中国药店博览会暨第八届连锁药店(国际)论坛在昆山举行,其中关于“中医药产业新机遇”的高峰论坛即将为您揭秘!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议程》》》》》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