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盛龙池岗

宋六陵畔一片登山好野地

这是一篇旧游啦,好久没去,也不知龙池岗现在怎么样啦。不过,这是一条爬山好线路,带着野味和文化遐想的!

初夏时节,对于爱好行走的人来说,脚底板下的富盛,也是无法阻挡的。龙池岗——这片位于富盛镇倪家溇村和坂头顶村交界处的山岭,就是一片好去处。

  前两天,与朋友相邀,我奔赴这座山岗。

  龙池岗并不高,海拔米不到,但比较俊秀,有灵气。因旅游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来此登山游玩的人不多,所以山径很多地方都被野草侵蔓,寻走在路上,有些探险的味道。为了方便,我特意找了一位熟悉这座山的向导——倪家溇村的护林员蔡大富。

01

龙池岗吸引我的,首先是水。

  龙总是与水在一起的,一座以龙池来命名的山,必然有着不一般的水。一问向导,果然。他说,这里的泉水很好,与众不同。

欲说水,得先说一下向导蔡大富。他40多岁的年纪,在山脚的一块茶园中间搭了两间竹棚,竹棚横跨在一个小池塘上,池塘里养鱼养龙虾,还养着几只鸭子,走在竹棚里,一股凉意会从水面升上来,形成一个天然的空调。

保护起来的神秘井水

蔡大富就住在这里,天天与山为伍,在山中穿梭,身手如猿猱一般敏捷。我跟他爬山的时候,他穿着拖鞋,在前头悠然地走,我气喘吁吁地拼命追赶,也赶不上他。他说,八年前,他的双腿因为风湿等毛病,已几乎不能走路,他很悲观,以为自己的双脚就这么废了。没想到,蔡大富很绝望的时候,龙池岗开始护佑他。

因为做了护林员,他经常穿梭于龙池岗等山林中。起初,腿不好时,他爬上龙池岗,得费好几个小时。他就这么一直坚持着走,爬山的速度越来越快,脚步越来越轻便。几年下来,没有吃药,没有打针,他的腿就这样奇迹般地好了。现在,他一个人爬龙池岗,两公里长的上山之路,快的时候,他只要十多分钟。蔡大富认为,他的腿能好起来,归功于龙池岗空气好,水好。

上龙池岗之前,向导带我去看了一口山脚的古井。他说,旧时,古井处是一大户人家的宅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大户人家迁走了,只留下了一口井。井水很养人,如果人头上有白发,坚持饮这里的水,白发可以转黑。前几年,有个上海人在这里投资养鸡,他请了个帮工,帮工从小就头发脱落,几乎是个光头,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天天喝这井里的水,不知不觉间,竟然长出了一头乌发。

古井处现在是一个养殖场,倪家溇村一对夫妇在这里养猪、养鸡鸭。为了防止污染,井口已经被严严实实地盖起来,盖上了油毛毡。养殖场的主人另外安装了管线,将井水直接引到工棚里,打开水龙头就能喝。

不能俯身观井,我的好奇心多少有点不满足。我对养殖场的夫妇说:“听说这水可以使人返老还童,有这功效不?”夫妇带着山民特有的质朴,说:“我们也不知道井水里到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物质,但这井水应该比你手里的矿泉水好。有个村民给我们干活,其他凉水一喝就会坏肚子,但他喝这井里的水,却一直没问题。”

夫妇俩建议我把矿泉水倒掉,灌上一瓶井水,说这水很解渴,边喝边爬山,劲头都足些。听了这夫妇二人的话,我毫不吝啬地把矿泉水倒掉,灌了一瓶井水,喝一口,感到一股特别的清凉。

02

听说龙池岗顶上有个庙,叫龙王殿,龙王殿里敬奉着护佑一方百姓的乌龙王。每年的阴历六月初三,是乌龙王的生日,很多百姓会上山为龙王庆生。

虽然山上有香火,但只有邻近村里的人知道,外界的游客知道得很少,所以,只有在民间为龙王庆生的日子,龙池岗上才比较热闹,平时绝少有人去。那通往山上的道路,因为少人走,芳草相侵,显得更有着朴拙与原始的魅力。

上龙池岗,会与许多野趣不期而遇。

在进山的入口处,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树,树心中空,有蜜蜂借此作窝。人经过这里时,能看到蜂儿在树洞间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发出“嗡嗡嗡”的声音,仿佛是护山的使者。我们上山时,看到有养蜂人在诱捕蜜蜂,用一个开有小口的诱箱,里面放糖,挂在树上。据说,现在正是分蜂时候,养蜂人利用独到的方法,一天就可以把蜜蜂诱到蜂箱中。

时下正是杨梅开始成熟的季节,龙池岗上有野杨梅可以采摘。与种植的杨梅相比,野杨梅个小,含到嘴里格外酸。向导说,龙池岗上各类野果很多,春夏之交的野草莓、刺针果味道很好,酸酸甜甜的。还有桃子、梨子、栗子……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果实,采摘的趣味多着啦,如果运气好,还能采到灵芝呢。

龙池岗生态环境很好,一路上,都能听到鸟儿鸣叫。山道上,不少地方有泥土被翻动的新鲜痕迹,向导说,这是野猪活动的地方,他一个人在山上走的时候,已很多次看到野猪了。

03

上山的路,起初坡度较缓,两边是青翠的竹林。不一会,就进入遮天蔽日的树林中,越往上,路越陡,小路成了“之”形。

“之”形路很耗体力,因为坡陡,走得急一点,腿肚子就很容易发酸。这时候,鹰嘴岩不时失机地出现了,仿佛大自然有着精心的安排,特意在这里布置一平台,让登山者可以歇歇脚。

记得小时候,我在农村的山间,每到居高临下处,总喜欢和一群小朋友站在那儿“哦——哦——”地胡乱高呼,很是开心,这样就可以招来凉风,我们那儿方言谓之“打哦”。特别是炎热时,站在高处一呼叫,发泄了胸中的闷热之气,立时觉得有凉风袭来。鹰嘴岩,就是这么一处最适宜“打哦”之地方。

坐在岩石上,远处群山连绵,耳边松涛阵阵,这大自然的美妙,让人瞬间心旷神怡,忍不住生起吟诗题字的雅兴来。可不,在鹰嘴岩上,就有王羲之的后裔王云根先生的题字:山高石径险,林深野趣多。

鹰嘴岩因酷似老鹰而名之。同行的向导指着石头说,你仔细看看,这只老鹰只有一只翅膀,另外一只翅膀呢,被雷击掉了。这里有个传说故事:此鹰本为一个妖怪出行的坐骑,妖怪做多了坏事,被雷公知道了,一天,当妖怪驾着老鹰落到龙池岗上时,雷公开始攻击,妖怪被除掉了,老鹰也被打掉了一只翅膀,不能起飞了,化而为石。

鹰嘴岩,当地村民也叫“晒衣石”。故事中说,乌龙王每次出去播云洒雨回来,弄湿了龙袍,就要在鹰嘴岩上晾干。我想,这样的故事,只是寄托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心中那种有人护佑的理想,而晒衣石的真正由来,应该就是那些劳动的人们,被雨淋湿或者大汗一身时,坐在石头上休息,顺便在此晾晒一下身上的衣服吧。

04

过了鹰嘴岩,龙池岗最难走的一段路就算结束了,剩下的一半路基本上是沿着起伏的山脊走,不算陡,大家说说笑笑,很快就能到达龙王殿。

龙王殿座落在龙池岗顶峰一地势开阔处,据记载,殿堂最早建造于明朝末年。龙王殿后面有个放生池,叫龙池。旁边还有两口井,叫龙井。龙井的水主要用来供香客炊饮取水之用。让人惊奇的是,在这山顶上,无论天多旱,龙井和龙池里的水都不会干涸。从龙井和放生池来判断,这里在建殿之初,肯定是有点辉煌的。

而现在的龙王殿,殿堂远没有我想像中的威严,只是一座三间两进的粗陋民房,坐西朝东,占地一亩左右,外面的围墙用石头磊成,远看让能想到的就是某个隐士一个简要居处。唯有一棵大香樟,倚墙矗立着,枝条较苍虬,昭示着这里是有历史的,让人不会小看那几间破屋子。

我到达龙王殿的时候,殿门紧锁着,透过门缝才能看到里面的陈设。乌龙王、龙王娘娘、土地神、土地娘娘、观音菩萨的小塑像,都在里面坐排排,一种民间的超级质朴味,幽默一般地体现出来。

据向导给我讲的故事,乌龙王本是从贵州过来的一个人物,在龙池岗一带生活,他为人向善,热心为当地人排忧解难。他死后,人们见他化为乌龙而去。所以,人们为了怀念他,在龙池岗为他建庙,希望再得到他的护佑。

05

在富盛及周边地带,当地村民现在保留着一些传统民俗——“宿山”和“迎会”。

所谓“宿山”就是在龙王殿睡上一晚,希望乌龙王托梦来指点迷津。而“迎会”呢,则是把乌龙王抬下山去,迎到田间地头,巡视一番,乞求风调雨顺。

民间传说阴历六月初三是乌龙王的生日,这一天,龙池岗就会非常热闹,多的时候,会有成百上千的善男信女汇集到龙王殿,烧香磕拜,祈求吉祥。

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碰到困难了的人,还会在六月初二就提前上山,晚上在龙王殿过夜,睡在香案旁,希望在梦中能得到龙王爷爷的指导,可以生活顺利,升官发财。多的时候,来“宿山”的人会达到两三百人,把个龙王殿挤得满满的,念佛、吃斋、唱戏……甚是热闹。半夜里,“宿山”的人可以免费吃素面,所需的支出由临时的管理人员从平时的募捐款中支付。

村民每年会请龙王到山下辖地去巡视,以便合理播雨。若是遇上了旱年,更是要郑重地抬龙王下山,请求快点播雨。这种仪式叫“迎会”。“迎会”时,村民先算上一卦,为龙王出巡选个吉日。然后找好壮汉,带上乐队,敲敲打打上山来,把龙王抬上,下山去,绕着周边一带的村子走。晚上,让龙王在村堂里的土地庙歇一宿,第二天,再吹吹打打送回龙王殿。

这成了龙池岗一带村民很注重的习俗,至今还坚持着。

06

龙池岗得名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龙池这一水源。我觉得,龙池是这座山岗最独特的一道风景,值得再多费些笔墨。

就像长白山的天池,躺在群山之巅,龙池也是位于龙王殿后面一座小山坡顶上的平坦处。这里是龙池岗的最高处,所以龙池是真正的“天池”。现在,去龙池的小径已完全被荒草和權木掩盖,如果没有向导带路,我是找不到龙池的。向导走在前面,手里拿着一根棍子,不停地在草丛中拨打,他穿着拖鞋,害怕草丛中有蛇。

攀爬数十步,龙池就出现在眼前。它像一个乡间的灰姑娘呈现着,落叶与杂树掩盖了它的美丽,只有透过几处没有被树叶遮档的水面,还可以看到池水清纯的模样。恰如我们今天在落后的乡间,看到的某个灰头灰脑小孩子,眼睛却很清澈。

龙池面积不大,百余平方米。听向导说,好久以前,小坡是片茶园,龙池在茶园中央,有两三米深,清澈见底,碧水映蓝天,如一颗碧玉镶嵌在龙池岗上。但现在,因为没有管理,茶园已完全消失在杂树丛中。“要是有人好好管一管这里,把杂草和杂树清除干净,恢复茶原,龙池是非常漂亮的。”向导惋惜地说。

  在浓荫蔽日、野草丛生的山间小径上急行两小时后,下得山来,大汗一身。山脚的龙池岗农庄里,有山泉冷却着的西瓜,抱得一个最大的来,挥刀劈开,张口猛吃,那种全身通透的爽快,酣畅淋漓。

古古阁生命如此美好,我们有情有义相守

讲述最有情怀的故事推荐最有历史的风景欢度最有味道的人生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