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采风)

龙池究竟是从何时起的“集”,今已无从查考。可以确认的是,自清代以来,龙池的早集就已经形成,一并延续至今。

龙池逢农历单日集。在上世纪,它是早集(也叫“露水”集),一般中午之前集市就散了,人们回去还要操持农活。集市上买卖的农副产品,主要是当地村民生活有关的自产自销的粮、棉、油、果、蔬等,与农事有关的木、铁器和荆、竹、苇编等。至于肉食与鸡蛋,则是经年不断之商品。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人们空闲时间的增多,再加上职业商贩的加入,龙池村的单日“集”都是延续到下午才自然解散。现在的龙池集,仍然是周围十里八村的重要商品交易场所。现在一般的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家用电器,在龙池的集市上都可以买到。由于超市的普及,许多乡镇的“集”都自生自灭了,唯独龙池的“集”仍然在延续着。现在整个火龙镇,有“集”的村子也不过三个。

与龙池村的集市同样经历数百年,依然繁荣的民俗活动,则是龙池村的庙会。龙池每年四个庙会,分别是农历正月初四、四月十五、五月十三、八月十三,这些庙会都是为庙而会。如四月十五会,是因白龙庙的三仙圣母殿开光所起。我们重点说说五月十三的庙会吧,五月十三的庙会是给关爷庙起的会,这是关爷磨刀杀小妖的日子。这天多是雷雨天气,据说这是关爷怒杀小妖发出的怒吼,与雷雨相伴而生的闪电,则是“小妖”逃跑的轨迹。五月十三这天,天气越是“赖”,预示当年的农作物收成越是好,因为关爷把小妖杀了。如果这天晴空万里,反而预示当年的农作物收成多有不顺,这主要是关爷没有动怒,小妖得以肆虐。尽管这些传说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但是五月十三的天气与当年的农作物收成有很大的关联。这也是当地和周边村民,认为关爷庙很灵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当说明的是,龙池村的庙会曾经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中断”过二年。主要是上级不许农村有庙会,理由一是庙会是搞封建迷信,理由二是庙会是资本主义泛滥的场所。当年,凡是在庙会的那一天,公社和大队就会派民兵把住重要路口,不许卖东西的进村,只许空手和拿礼品走亲戚的人进村。不过,这些把守路口的民兵都是本乡本土的村民,他们也只是象征性地站在那里一会儿就不管了。当时是把农村的集市贸易和庙会都看成是滋生资本主义的温床,进行了取缔。提出的口号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样的状况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停止不管了,看来不得人心的事情都是不会长久的。

(龙池采风)

策划:王留庆

编审:郑乾元陈高磊本期编辑:徐洪涛

摄影:刘仁杰校对:赵建徐洪涛宋起中苏庆端

弘扬传统文化,聚焦乡土文学!

如果您也感兴趣,欢迎来与我们一起写作!

喜欢文章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