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澄海县有两次天空现龙的记载(澄海苏北中学许旭绵)

我们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龙是我们的民族图腾,清朝和清朝以前的历代王朝都坚信龙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古人的虚构,只不过“神龙见首不见尾”,古人认为龙属于神魔界之物,在佛教的六道众生中,属于“非人道”,《法华经》多次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加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这些魔界众生相提并论。

但以龙为代表的封建皇帝消失之后,龙是否存在也受到广泛质疑。进入二十世纪中叶,随着“无神论”作为社会主要意识形态,龙只是个美好传说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济南锁龙井)

但翻开历代官方正史,几乎每一王朝都有“现龙”的记载。难道历朝史官都在宣扬迷信?难道地方官员上报朝廷“当地现龙”都是无中生有?

其实,古人在几千年的过程中,已经对“龙”这种神物,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深山大泽产蛟类,蛟类是一种没有角的龙,再经历无数劫,方成真龙,方可上天入地,从容淡定。《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九六亢龙有悔。以龙的成长比喻人的成长。

澄海设县四百多年,单是有清一代,就有两次现龙的记载,以此推度,全国该有多少这样的记载啊?

雍正版《澄海县志》卷六“灾祥”记载:(雍正)七年七月初二,龙现形空中,自西而东,挟云旋转以行。

《清史稿》第四十卷《灾异志》记载:乾隆二十年(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风骤雨,有双龙自东而来,由蓬州所城东门经过,冲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余间,有压毙者。

《清史稿》的这则记载,在版的《澄海县志》被表述为:清乾隆二十年(年)五月二十日午时,“羊角风”(龙卷风)从东方刮来,掠过蓬州所城东门,刮倒城墙57丈、民房余间,居民有被压死者。几乎所有的这种古代“现龙”的记载,都被现代人解读为“龙卷风”。澄海民间也把“龙卷风”称为“蛟龙兺(读‘本’字第6声)地”。

(日本博物馆展出的蛟龙标本)

此外,《清史稿》还记载了明崇祯十五年(年),澄海天空出现一物。因没有具体说是龙,没再去考证。

(年的《盛京时报》报道蛟龙涸毙)

近年来,网络上也有很多全国各地天空现龙的图片和视频,但由于现在PS技术发达,弄虚作假很容易,故不容易让人相信。一九三四年营口当地的一家非常有名的报纸《盛京时报》,在版面的中间,可以看到一篇配图的报导,题目为《蛟类涸毙》。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紧接着连续数日,当地报纸又发表了相关的连续报导,当时的营口水产专家判定此物为龙的一种——蛟类。这说明,民国时期的水产专家,是承认蛟类的存在的。(图片来自网络)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甲氧补骨脂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