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龙胆草
龙胆草 龙胆草: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评注:龙胆苦寒,功专燥湿泻火,为清泄肝胆实火之要药。常用治下焦肝胆湿热诸证,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肝风内动之惊风抽搐等。 龙胆草是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植物龙胆在中国大陆、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拔米至米的地区。中国有龙胆属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北京周边、祁连山区只有少数几种。耐寒,喜光,耐半阴,喜深、肥沃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株高30-px,茎直立,上部不分枝。单叶对生,无柄,基部叶小,中上部叶卵形至披针形,叶基圆而联合抱于茎节上。花单生茎顶,广漏斗形,深蓝色,花期8-9月 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应用: 1、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2、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龙胆一两,去头锉,水二盏,煮一盏,隔宿勿食,平旦顿服之。(《圣惠方》) 3-6g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5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草药造假,登峰造极,令人深思
- 下一篇文章: 国医大师沈宝藩的治疗失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