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省统测阅卷题组长和仲裁教师谈
年5月9日下午2:00,在昆八中艺术楼室召开了第一次省统测和第二次省统测质量分析会。来自昆钢一中的文媛老师,昆明市实验中学的杨岑老师,黄冈中学昆明分校的邓娟老师,云师大附中呈贡校区的朱明艳老师,昆明市教科院的张玉代老师作为阅卷题组长和仲裁教师对考情进行了分析报告。 每位阅卷题组长不仅给出了评分标准,也给了复习建议。对于学生在省统测中暴露出的问题,虽然多位老师讲的有所差别,但主要就是以下几点: 基础知识,概念掌握不牢固 获取信息的能力弱,审题不仔细 表达欠规范 错位答题 与之前学生暴露出的问题相比,不按要求选词填空的错误率明显降低了,说明通过老师的一再强调,学生基本上能按规矩答题了。但以上几点往年就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两次省统测也依然存在,说明学生年年换,问题年年同。每一次大考,都会召开质量分析会,每个进行质量分析的老师都会根据这些问题给出解决的对策,比如说针对学生表达欠规范的问题,文媛老师和朱明艳老师都提出用微专题的方法来专门训练学生回答设计类,原因类,找依据类的问题,朱明艳老师甚至给出了几类问题的答题模板。 几位老师都指出学生答题时不能用规范的专有名词来答题,也提出这和老师们平时上课的引导有关,如果平时老师们上课的用词就不够规范,学生接受到了错误的信息,答题当然就做不到准确答出专有名词这一点。可见教师的引导作用太重要了。 关于遗传题,文媛老师和邓娟老师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应当让学生熟悉常用遗传图解,从而做到快速答题的目的,也提到了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用遗传图解答题的好习惯。 关于学生审题不仔细的问题,每位老师都提到了,文媛老师提出应当教会学生找关键词,朱明艳老师提出审题要逐字解读,不能跳字读题,其实我自己认为学生也是想好好审题的,但考试时间有限,原计划40分钟做完的生物题等真正做的时候可能只剩20分钟了,在时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要做到认真审题是非常难的,所以一方面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也需要训练学生掌握好理综考试中每一科的考试时间。 由于两次考试,都考到了重要名词的解释,所以杨岑老师和朱明艳老师都提到了应当加强学生对课本上黑体字和名词解释的记忆。朱老师还提出了记忆的方法,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选出重点和关键词,用较为专业和书面的表达串联为一句含主谓宾甚至还含定状补的陈述句。我觉得这不失为一种方法,事实上关于记忆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应不同的记忆方法,我自己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寻找适合于他的记忆方法。确确实实高中生物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了。 我很惊喜的发现,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统测质量分析会,老师们提出的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越来越实用,也越来越有效了。这说明我们每年都在进步,说不定某一天,以上那些学生存在的答题困难就消失了呢?如果真能实现那个目标,就说明我们开质量分析会的目的实现了。 虽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判卷老师并没有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判卷,从每题的评分标准可以看出老师们在评分时还是着重区别学生层次的,全答对,半答对,全答错给的分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样做才真正体现出了公平公正,也真正达到了区分学生层次的目的。 张老师也指出了第二次省统测题目的价值,她明确指出第二次省统测有猜题的性质,老师们应当仔细研究省统测的题目,根据题目涉及到的考点进行有重点的复习。比如说省二统的选择题第4题考了植物激素,其实也是在提醒老师们在临高考的最后阶段要着重复习植物激素。也通过不同知识点的考法提醒了老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今天会议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关于昆明市年高一、高二年级期末统测备考建议。 考试范围: 高一生物:必修一、必修二 高二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一或选修三(选修一、选修三都只考前2个专题) 今天听完几位老师的质量分析报告,我感触很深,一方面佩服她们在制定评分标准时的严谨和细致,另一方面我也通过听报告了解了很多知识,比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苯酚品红染液的区别,龙胆紫和龙胆紫染液的区别,对于回去如何使用标准用语这个方面受益颇多。也积极吸取了她们分享的很多宝贵经验,特别是文媛老师和朱明艳老师分享的经验我觉得又实际又可行,都是一些小技巧,但用得好确实能让学生提高不少分。可以说这是个干货很多的会,相信那么多参会的老师都收获颇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5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欣凯达龙骨卡对比,同样的产品做工用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