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这里龙葵叫ldquo眼肉肉
北京中科白癜风崔永玲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391440.html 家乡在鲁东南,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野果,老家人叫它“眼肉肉”,也有人叫它“眼粒子”。音是不会错的,是不是这三个字,我不敢肯定,因为太爷爷辈的人都说不准了。它结的果子成熟的时候,紫到发黑,大小和小孩子的黑眼珠差不多,黑嘟嘟、水灵灵、圆溜溜,让人看着就眼馋。那个年代,肉,在乡村是一种奢饰,肉肉叠音,更有怜爱的意思,所以我也就斗胆选就这些字来叫它了。 “眼肉肉”叶子像茄子,花开五瓣,白白的,小小的,中间一点娇小的黄蕊,素净淡雅,可惜在乡下没有人去留意这个。它初春破土而出,家前屋后,河畔林间,沟旁堤堰,只要有点土,它便开始蓬勃的生长。正经的庄稼地里,往往容不下它,它是和杂草一样的待遇,为农人除之而后快。 “眼肉肉”在果子成熟之前,几乎是被遗忘的小东西,因为是野生天养,也就皮实得很。路边的一些,真是羊啃牛踩,人踏车碾,但鲜少死掉的,最后基本上还能倔强地挂出几嘟噜成熟的果子。 小时候的日子,谁家也不宽裕。水果除了自家果园里的苹果,梨子,好像也就没有什么了。就是苹果和梨,卖相好的还要卖掉,到我们手里就是些次果——破皮烂肉不值钱的剩货。 大概夏秋时节吧,“眼肉肉”果终于陆陆续续地成熟了。它圆圆的,没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不能吃,苦涩无比,误吃了之后,会让人喉咙难受,头晕恶心。大人没有教过我们这些,这些经验都是我们这些馋嘴猴子自己摸索出来的。我们常常等不及它们完全变紫,就撸下来丢进嘴巴。虽说有一点酸甜的味道却算不上是好吃,但这足以让童年时的我们感到非常快乐了。不花钱还能品尝到水果的芬芳,这样的好事又怎能不深深的埋藏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呢? 我们小孩子闲来无事,就常常拉帮结伙地各处寻找熟透的“眼肉肉”吃。虽然不少,但大都瘦弱,只有几嘟噜熟的,甚至只有几个。不能吃得痛快。又一次大康在玉米地里发现了一颗“巨大”的“眼肉肉”,邀请好多小伙伴去吃。好家伙,我们气喘吁吁地感到他家地里,就这样感慨起来。这株“眼肉肉”足有一米多高,藏在玉米地里,枝繁叶茂,长得那叫个欢实,上上下下满是层层不落的黑果子。我们围着着它,啧啧有声。大康亲手摘,每人都分到了一大把,一圈孩子喊着一二,一起揉进嘴巴里,那股子充盈唇齿的酸甜,那股子满把塞的满足,真是终生难忘。我们的手都染得斑斑紫点,大康的手整个都紫了,连嘴唇都紫,像中了毒。大家笑话他,可相互一望,牙缝里多多少少都镶嵌着“眼肉肉”白色的籽儿。 其实秋收时的“眼肉肉”是最好吃的,过了白露,过了寒露,眼肉肉的果实才最醇厚,好像经过霜的葡萄一样的效果。我们那儿的小孩子很少有机会吃葡萄。墩子跟着去过一个远房亲戚,请他吃过葡萄,他信誓旦旦地说“眼肉肉”的味道像极了葡萄。 我给我女儿也吃过。女儿对着这黑紫溜圆的小东西不屑一顾,俩指头捏了个放嘴里,撇了撇嘴,“一股子蓝莓味,妈。”蓝莓吗?也许吧,因为女儿先吃过蓝莓后吃“眼肉肉”吧,我竟然从来也没有把这两种味道加以比较。潜意识里,蓝莓的价位和一文不名的“眼肉肉”根本没有可比性吧。 后来知道“眼肉肉”学名叫龙葵。说实话,很震惊。从没有想过,这么卑微平凡的植物,竟然能和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有什么关系。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想来却不如“眼肉肉”这个叫法低调灵动接地气。龙葵,我熟悉的眼肉肉,又或者别处的人们也有别处亲切的叫法吧,想来也是不会错的。 山谷青翠,小屋古朴。青石路看惯新伤旧痕,小河水唱过星月东升西落。幼时记忆,稚子年华,小时候的味道,谁常思念,谁常牵挂…… 文/郑丽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8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本草龙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