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益智名方
聪明益智名方 此类成方多具益智强记、养心安神之功,比较适合读书人苦读劳心所致诸般疾病,或对其日常读书写作生活有所裨益,故称之为“读书人适用方”。 1.孔圣枕中丹 组 成:远志、菖蒲、败龟板、龙骨 方 义:龟者介虫之长,阴物之至灵者也;龟甲(即龟板)功能滋阴潜阳、补心养血,龙者鳞虫之长,阳物之至灵者也,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二者一阴一阳,均属动物药,古人认为动物药是“血肉有情之品”,与草木无情之品不同,对人体阴阳气血的改善作用比较特殊。借二物之阴阳以补吾身之阴阳,假二物之灵气,以助吾心之灵气者。又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 远志,苦泄热而辛散郁--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 菖蒲,辛散肝而香舒脾--能开心孔而利九窍,去湿除痰。 又龟能补肾,龙能镇肝, 使痰火散而心肝宁,则聪明开而记忆强矣。 2.定志丸 组成:远志(去心芦净,以甘草汤煮),石菖蒲,白茯苓,人参,山药 用法:上打糊为丸。每服五六十丸,食远白汤送下 主治:心气不足,脾弱不能摄精,心肾不交,小便白浊 3.读书丸: 来自于《准绳·类方》卷五中,主治健忘。 方剂名称:读书丸 药物组成:石菖蒲1两,菟丝子(酒煮)1两,远志1两,地骨皮2两,生地黄1两,五味子1两,川芎1两。 制备方法:上为末,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临卧白汤送下 4状元丸 由熟地黄、地黄、山茱萸(酒炙)、天冬、麦冬、玄参、五味子(醋炙)、人参、黄芪(蜜炙)、白术(麸炒)、茯苓、甘草、当归、丹参、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水炙)、柏子仁、石菖蒲、莲子肉、桔梗、琥珀、朱砂组成。 具有养心滋肾,健脑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肾不足,用脑过度引起的失眠健忘虚烦多梦,心悸不安,目暗耳鸣,精神疲倦。 5.天王补心丹 为安神剂,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效。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所致的失眠、心悸,以及复发性口疮等属于心肾阴虚血少者。 5名称:养神汤别名:养神汤 组成:木香1分,橘皮1分,柴胡1分,酒黄芩2分,人参3分,黄柏3分,白术3分,川芎3分,升麻4分,苍术5分,麦糵5分,当归身5分,黄连5分,甘草7分,半夏7分,黄耆1钱。 出处:《兰室秘藏》卷中。 主治:精神短不得睡,项筋肿急难伸。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6补益四物汤 当归、生地(酒炒)、白术、玄参各一钱,白芍药、川芎、黄柏(炒)、知母、白茯苓、麦门冬(去心)、陈皮、山栀仁(炒)、甘草各五分。上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煎,半饥空心服辛劳读书而有房劳。 7.安神定志丸,出自清·《医学心悟》。 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一两(各30克),石菖蒲、龙齿各五钱(各15克)。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二钱(6克),开水送下。 安神定志,益气镇惊。 主治心胆气虚,心神不宁,症见精神烦乱,失眠,梦中惊跳、怵惕,心悸胆怯,舌质淡,脉细弱。 8.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 远志7分,菖蒲3分,人参5分,茯苓5分,龙骨5分,蒲黄5分。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用于益智 养儒汤(清代陈士铎《辨证录·梦遗门》) 组成为熟地黄、金樱子、芡实、山药、玄参、麦门冬、牡蛎末、北五味子。此为医案后随症立方:“人有专攻书史,诵读不辍,至四鼓不寝,遂成梦遗之症……此症用养儒汤亦妙。”“儒”乃古代读书人通称,以“养儒”为名,暗示其患者群体上的针对性。此方清心补肾涩精,适宜夜读劳心、心肾不交所致梦遗症。 益智方占古代读书人适用方的大部分,多见于医书的健忘门,主治健忘,兼治惊悸等症,大多益智方以补益为主,药性平和,久服无碍,或久服才能见效,可作为读书人日常保健之用,剂型上多为丹丸,保存和服用比较方便。 应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9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方四逆散合龙胆泻肝丸治疗胆囊炎效果突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