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养浩然正气,极大地之大观

今日练习

某,女,34岁。

带下淋漓三月余,色黄白,质黏,秽臭蚀痛,到晚上下阴痒,心烦难寐。小腹胀,腰痛,精神倦怠。纳差,口干苦,大便日一行,小便黄臭。舌边尖红赤,苔根黄腻。脉弦缓有力。腹膨隆,无压痛。

曾服用傅氏易黄汤无效,拟____汤加味

二诊:带下益多,如注如崩,色白不黏。阴痒止,腹胀、腰痛亦轻。

守方五剂。带下大减,微腹胀,仍腰痛。舌苔已退,脉象弦缓。此湿热将尽,虚象为著,改易黄汤善后。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甘麦大枣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原医案

邓某,男,40岁。

公社食堂炊事员。因人多事繁,薪水微薄,入不敷出,百忧集结,杂绪萦怀,辗转床褥,竟夕不寐。鲁米那、利眠宁服之不应。白昼则百无聊赖,愁恨难遣,若住无边苦海。于年9月4日来诊。

观其面色黯淡,神情呆滞,舌淡红,苔薄白。询知茶饭无味,二便正常,喜呵欠,时太息。诊得脉象沉弦细。沉主内,弦主郁,细主虚。

为忧思过度,心脾两伤之脏躁也。

拟:甘草10g,小麦30g,红枣10枚。五剂。

邓以药价低廉,认为与敷衍。经再三解释,勉强服之岂料,三剂后竞酣睡如昔。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千金》: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曾服用傅氏易黄汤无效,拟____汤加味

二诊:带下益多,如注如崩,色白不黏。阴痒止,腹胀、腰痛亦轻。

守方五剂。带下大减,微腹胀,仍腰痛。舌苔已退,脉象弦缓。此湿热将尽,虚象为著,改易黄汤善后。

相关文献资料

敛汗安神甘枣大麦汤,失眠不再愁

甘麦大枣汤,中医方剂名。为安神剂,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效。主治脏躁。症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小儿夜啼等属心阴不足,肝气失和者。

歌诀

《金匮》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1]

组成

甘草、小麦、大枣。

用量

甘草90g,小麦30g,大枣十枚。

用法

水煎服。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功用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

脏躁。症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方义

脏躁一证是指五脏功能失调所致。本方所治证系因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所致。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治宜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方中小麦为君药,养心阴,益心气,安心神,除烦热。甘草补益心气,和中缓急(肝),为臣药。大枣甘平质润,益气和中,润燥缓急,为佐使药。[2]

配伍特点

?

三药合用,甘润平补,养心调肝,使心气充,阴液足,肝气和,则脏躁诸症自可解除。

运用

本方为治脏躁的常用方。临床以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见阵发性身热,脸赤,汗出,可加麦冬以养心止汗;心烦不眠,可加百合、酸枣仁以养肝宁心;呵欠频作属于心肾两虚者,可加山萸肉、党参以补养心肾。

禁忌

痰火内盛之癫狂证不宜使用。

附注

附方安神定志丸

组成:茯苓、茯神、人参各30g,石菖蒲、远志、龙齿各15g。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次6g,温开水送服。

功用: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主治:心气不足所致惊恐失眠证,症见心神不安,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舌淡苔白,脉细弱。亦可用治癫痫和遗精。

?

出处:《医学心悟》

重要文献摘要

1、《金匮要略论注》:“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盖病本于血,心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肺脏润,肝气调,躁止而病自除也。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

2、《绛雪园古方选注》:“小麦,苦谷也。经言心病宜食麦者,以苦补之也。心系急则悲,甘草、大枣甘以缓其急也,缓急则云泻心。然立方之义,苦生甘是生法,而非制法,故仍属补心。”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健忘疲惫,呵气连天?或失眠多梦,动不动就心烦易怒,焦虑不安?

或常常情绪低落,不由自主地想哭?如果你有这些表现,以中医的眼光来看,你可能患上“脏躁”这个病了。

中医古籍中对“脏躁”的描述是,“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现代学者认为,“脏躁”反映了机体心脾两伤、肝气不调的失和状态。在各种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男女老少都可能会出现“脏躁”。

脏躁,“甘麦大枣汤主之。”小麦15克—30克,甘草9克,大枣5个。别小看了这个只有三味药的方子,它却可以三位一体,目标明确地发挥养心阴、补益脾气、调畅肝气的作用。因为它口感甘甜,做法简单,也不失为日常食疗药补的佳品,不同程度的“脏躁”人群都可以经常服用。可以先将小麦洗净,漂去浮末,然后用清水约毫升,煮上述三味药,用小火慢慢熬,煮沸后煎至毫升左右,去渣,分几次饮汤,最后吃掉大枣即可。

不同症状,草麦有别。自己做甘麦大枣汤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草”与“麦”,效果会更好。当烦热比较明显时,伴有口干舌燥,手脚心热,舌质红,舌苔薄少者,可以用生甘草,补虚的同时兼能清热;若以精神疲惫,乏力倦怠等表现为主,可选用炙甘草,着重于温补脾胃,益气和中。至于“小麦”,通常用小麦的成熟果实就行;而当阴虚夜间盗汗严重时,则可用小麦未成熟的干瘪果实“浮小麦”代替,益气除热之余还可以敛汗、止汗。

舌苔厚腻,体内有痰者不宜。虽然甘麦大枣汤性味平和,适应症广泛,但因为它能助湿生痰,所以体内有痰的人不宜服用。要明确体内有痰,有个最简单的方法:舌苔厚腻,自觉口中黏腻。(转载)

甘麦大枣汤治妇科杂病,神效!

转载来自:经典国医学堂

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原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苦,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古人云“治女子之病,当以经血为先。”甘麦大枣汤的方义恰与月经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肾心脾有关并一致。肝为藏血之脏,与冲任血海有关。其性喜条达,主疏泄,主情志。月经的正常来潮,与肝气的条达疏畅、肝血的充足有密切的关系。肝血有余,下注血海,变化而为月经,又肝为冲任所系,肝气冲和则血脉流通。肝气郁结,冲任二脉疏泄失常,可致经乱,经来断续,先后无定。肝血虚少,血海不充,则经来量少,经候延期,甚至经行闭止。故调经肝为先,疏肝养血经自调。

脾主运化,升提气机,统摄血液。脾与胃相表里,胃受纳、腐熟水谷,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化生气血。胃气主降,足阳明胃经下行与冲脉交会于气街,冲脉赖此得到充养,而致“太冲脉盛”,是“月事以时下”的一个重要条件,故日“冲脉隶于阳明”。脾气主升,具有统血之功,使血液循脉道而行,并维持子宫、胞脉的正常功能。脾胃化生的气血,一方面充养肾精,另一方面又通过经络输注于子宫,作为月经的主要来源。故脾旺,经自调。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寓元阳,主生殖。女子的天癸来源于肾气,肾气盛,天癸至,月经能按月如期来潮。又有“经病之由,其本在肾”之说;“经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枯。”(《医学正传》)。青春少女如肾气虚弱,癸水不足,则冲任失养,难以按月催动月汛,月经失调,周期紊乱。成年妇女如肾阴亏损,则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可见,调经的关键在于滋阴益肾。

心主血,其充在血脉。《素问·评热病论》日:“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指出心与胞脉的联系。胞脉为络于子宫的血脉,故属心所主。《仁斋直指方》云:“血藏于肝,流注子脏,而主其血者在心。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故调经妙在养心安神。

甘麦大枣汤虽然只有三味药,它却可以三位一体,三味合煎汤饮用,目标明确地发挥养心安神、补益脾肾、调畅肝气的作用,广泛用于妇科病。正如清·徐彬日:“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故以为臣;大枣调胃,而利其上壅之燥,故以为佐。盖病本于血,必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泻而土气和,则胃气下达。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除也。补脾气者,火为土之母,心得所养,则火能生土也。”(《金匮要略论注》)

案例一:某局女会计宋某,年三十许,于年初,忽病哭笑无常,每日必发多次。发作之时,时而悲泣,伤感不已;时而喜笑怒骂,亲疏不避;时而欠伸频作,有若神灵所附。约一小时后,或作喜笑,或不笑,继则谴然自释,重归平静。清醒后与常人无少异,亦能治理账务。曾屡往某精神病院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已治数月不应。余往诊时,病正发作,所见一如上述。病止后诊其脉弦而绌,舌质干红,苔薄白。此症显然是《金匮》之脏躁,仲景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正与此例病情相符。即以甘麦大枣汤加入养血柔肝、宁心安神之品:淮小麦30g、甘草4.5g、大枣7枚、当归9g、炒白芍9g、柏子仁9g、太子参9g、炒竹茹4.5g、炒枣仁9g、茯神9g、合欢皮15g、服五帖,病由日发数次,减为五日内仅发两次,服至十帖,诸症悉蠲。数年后,邂逅其全家于中山公园,云愈后一切安然。

案例2:某局严科长之妻,年近半百,素患冠心病,失眠经久,睡去则恶梦频仍。年初春,与澡堂服务员发生口角,有理而受屈,遂精神失常。语多而无伦次,见人辄讲述其事,终日喋喋不休,夜眠则惊惕常作,此外别无他症。已服精神专科镇静药,半月不应,邀余治之。余诊其脉细软带滑,视其舌质淡,苔则薄白。余推究病情:据其年龄已在更年之期,经汛濒临断绝,阴阳本易错乱,加之脉细舌淡,气血亏乏。口角斗气,致使肝失条畅、心神受激而病发矣。论其见症,虽与上例迥然不同。而其病机实相类似。所不同者,前例兼见阴伤血燥,此则伴有心肝阳亢。自开一方:淮小麦30g、炙甘草9g、大枣30g、石菖蒲6g、炙远志6g、珍珠母30g、龙齿12g、丹参9g、竹茹4.5g。上方服二十余帖即释然病解,至今已二十余年,乍见之下。俨然一龙踵老妇矣。虽仍体弱多病,而此症终未复发。

不少不孕症患者,因婚后多年未育,或自身年龄较大,或家庭环境及周围舆论压力,常用焦虑、忧虑之感,导致肝郁气滞,阴阳失衡,气血不调,脏腑经脉功能失常,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明代万全《广嗣纪要》“寡欲篇”云:“女子贵平心定意。”因此,临证治疗时,注重通畅患者的情志,常将甘麦大枣用于方中。正如清·顾松园:“此方以甘润之剂调补脾胃为主,以脾胃为生化气血之源也,血充则燥止,而病自除矣”。当烦热比较明显时,伴有口干舌燥,手脚心热,舌质红,舌苔薄少者,可以用生甘草,补虚的同时兼能清热;若以精神疲惫,乏力倦怠等表现为主,可选用炙甘草,着重于温补脾胃,益气和中。至于“小麦”,通常用小麦的成熟果实就行,而当阴虚夜间盗汗严重时,则可用小麦未成熟的干瘪果实“浮小麦”代替,益气除热之余还可以敛汗、止汗。亦可同用,效果更佳。

更多精彩,请







































白淀疯
百殿疯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y/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