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龙卷风
北京湿疹十佳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4675.html敬请读者指点右侧“小喇叭”欣赏音频《龙卷风》 龙卷风 吴大翔 我有很长的年月,最担心夏日里突如其来的雷雨天气,一见到黑云压城心里就发慌。每当此时,我都会手忙脚乱地关紧门窗,招呼家人,呆坐在角落里,如同世界末日。所有这些恐惧,都源自于少年时候经历的一场龙卷风。在我十四岁那年的夏天,一个闷热的午后,只见西北乾天涌起一座高耸的城堡,直破苍穹,积雨云闪着电光漫天遍野地压了上来,半空中出现了一团团漆黑的、墨蓝的、绛紫色的怪物,翻滚着升腾着纠缠在一起,遮天蔽日令人胆寒。屋子里全黑了,开了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沉重的雨点夹着冰雹击打在老屋破旧的板墙上。母亲搂着年幼的弟弟偎依在墙角,父亲俩手推着窗户扇,我用力顶着门。忽然看到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风驰电掣般地从院子上空掠过,惊恐间,只感到“嗡”的一下房子猛然悬起,跟着就是天崩地裂般的巨大声音,瞬间眼前全黑了,冰凉的雨水泼到头上灌进嘴里,喘不上来气,当睁开眼睛再次看到光线时,屋里已是面目全非。前脸儿的玻璃全都没有了,大雨冰雹无情地横扫进来,床上、桌上全是砖头瓦砾油毡和碎玻璃,所幸的是没人受伤。还没缓过神来,就听母亲压低声音惊叫了一声:“伟人像!”顺着手指望去,桌上那尊伟人像被砸成了好几瓣儿,桌面留下一个坑,还有一块湿漉漉的半头砖趴在上面,丑陋又陌生。顿时全家人都呆若木鸡,只见母亲的手指还定格在半空中。眼前这堆白花花的碎片还有一段特殊的来历。那是去年冬季的一个寒夜里,轻轻的听到敲门声,门开处闪进一个人是我舅舅,看那架势就像抱着一个炸药包,双手轻轻放在床上,回头悄声对我母亲说:“这是伟人像,家里孩子们太闹,怕哪天给打了可就麻烦了,姐,你帮我收着吧!”当包裹打开时,母亲抬头看了一眼紧闭的窗帘。借着微弱的灯光,我看到这尊石膏像有一尺来高,半身的,两个红领章格外显眼。等到舅舅走后家里人犯了难,雕像放在哪儿成了问题,放在柜门里怕被说成是大不敬,藏在床底下更是大逆不道,最后只好端正地摆放在梧桐柜上,母亲严肃地叮嘱:谁都不许碰。如今到了这步田地,大家的心里都没了底。屋子里风雨飘摇,东西被砸的稀巴烂,可此时的眼中却只有那尊破碎的石膏像。父亲伸手要收拾,母亲拦住说:“你可别动!”愣了一会儿,父亲也轻轻说道:“那你也先别碰。”是啊,这个罪过谁也担当不起,说不清楚的。看来只有我了,用双手捧起几片,母亲几乎哭着喊道:“他以后怎么办啊!”空气一下子凝固了...。片刻之后,“呜”的一声全家人都哭了,只记得当时的脸上身上,天地间全都是水,咸的。紧接着,四个人不约而同地伸出手,不知道哪来的勇气,齐心协力用砖头把碎片敲成粉末,和着泥水掺进炉灰中,放到瓦盆里,藏在床底下。等到再抬起头来看时,屋檐外,西天已经泛起青莲紫色的光芒,闪亮的云海此时已是波澜不惊,雨丝斜洒在残垣败瓦间,雷声似远去的车轮追赶着天边的彩虹。雨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买玻璃。过膝的黑水里散发着地沟的气味,街道上满目疮痍,大树整排地倒在路边的房顶上,电线横七竖八躺在水里,油毡瓦砾、标语牌和垃圾堆上了电车道,路面上全都是淤泥。半导体厂的大门内,巨幅画像“大海航行靠舵手”的牌子倒下了,周围站了一圈儿工人昂首挺胸手臂挽着手臂,听说是在风最大的时候有人冲上去保卫画像被砸在了下面,医院了。医院门口的伤员络绎不绝,一辆辆抢险车疾驶而来,跳下一群戴安全帽的人蜂蛹着奔向后院,后来才知道是大烟囱倒进了后楼里。医院的大烟囱倒进了后楼里 十七块玻璃分三趟往家里搬,一路上无心理会两旁残破的街景,只惦记着床底下那盆渣土要尽早处理。抱着一摞玻璃刚拐进胡同口,看见一群街道代表从我们家大门里出来,母亲跟在后面客气着,目光游离。听到有人回头一个劲儿地嘱咐:“晚上有最新指示,可别忘了听!”我这颗差点儿跳出嗓子眼儿的心又放了回去。年6月 作者简介:吴大翔,年9月入学铃铛阁学校小学部一年级二班(五年制),年铃铛阁学校初中毕业,在校时间8年。在天津历史上出现特大龙卷风现象比较罕见,而年8月28、29日连续两次的特大龙卷风让经历过的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破坏力之大、现场之惨烈让人触目惊心。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可以全方位地让读者回顾一下这次灾害的全过程。指点下方蓝色字体,浏览“沽上秋影的博客”发表的《年天津地区两次特大龙卷风灾后现场实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y/9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文学原创bull黄大强龙卷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