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很难治疗吗真的不难,关键看如何辩证
“每日一味中草药” 薏苡仁又名薏米 甘、淡、凉。 归肺、脾、胃经。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煎服,9-30克,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阴虚津液不足者慎用;由此可以看出,薏苡仁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它并不像某些养生达人或者养生机构所说的,只要有湿都可以用,这是极其错误的思维。 近些年来流行一些药物代茶饮,药物煮粥用;但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这点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中药不同西药,中药必须分清寒热温凉,升降浮沉,性味归经,否则使用起来就会形成药物偏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毒副作用。 正因为药物有寒热温凉、升降浮沉、性味归经,所以才有了辨证用药;所以,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无论是哪种代茶饮还是药粥,只要涉及到中药,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不可随便服用。 辩证才是治疗失眠的根本今天我们来聊聊有关失眠的一些问题,临床上很多长期失眠的患者朋友,虽然用尽了各种方法,但都无法摆脱失眠的困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站在祖国医学这方面来说,失眠并不像现代人所理解的那么难以治疗;但是有个明显的问题,现代人为了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都是选择了采用安神类的药物进行治疗;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只能是缓解症状。那么,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祖国医学对失眠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帮助。失眠,祖国医学也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主要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虽然能睡着,但很容易就醒过来,醒后就不容易再入睡,有的是时睡时醒。严重的可出现彻夜不眠。祖国医学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寐不安”的明确记载。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也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而《景岳全书·不寐》进一步形成失眠的原因作了精辟的分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失眠一证,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证同时出现。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以下几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仅供大家参考:1、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以至于心神不安,导致失眠。2、阳不交阴,心肾不交:患者素体虚弱,或者是久病之人,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阳独亢;或者是五志过极,心火内积,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出现失眠。3、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患者多因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邪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而导致失眠。4、心虚胆怯、心神不安:心虚胆怯,决断无权,遇事容易惊吓,心神不安,也可以导致失眠。5、胃气不和、夜卧不安:患者常因为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为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不和,从而导致失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失眠的原因很多,但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于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临床辩证首先要明确本病主要特征为入睡艰难,或睡而不酣,或时睡时醒,或醒后再不能入睡,或整夜不能入睡。其次要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原因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实证:1、肝郁化火::失眠者常表现为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疏肝泄热,佐以安神定志。: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肝经湿热;当归、生地养血和肝;柴胡舒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可加朱茯神、龙骨、牡蛎以镇心安神。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可加郁金、香附等以疏肝开郁。2、痰热内扰::失眠者多表现为头重,痰多胸闷,厌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舌苔黄腻,脉滑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加黄连、栀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方中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理气化痰,和胃降逆;黄连、栀子清心降火;茯苓宁心安神。若心悸惊惕不安者,再可加入珍珠母、朱砂等以镇惊定志。如果有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可合用半夏秫米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虚证:1、阴虚火旺::患者多表现为心烦不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少津,舌红,脉细数。: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两方可同用也可分开进行加减化裁。两方同为清热安神之剂,可随证选用。黄连阿胶汤重在滋阴清火,适用于心烦不寐,若阳升面热微红,眩晕,耳鸣可加牡蛎、龟板、磁石等重镇潜阳,阳升得平,阳入于阴,即可睡觉。朱砂安神丸也可以以黄连为主,两者方义相似,做成丸药方便长期服用,也可加入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可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功效。2、心脾两虚::患者多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体困倦,精神疲乏,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可用归脾汤进行加减化裁进行治疗。方中用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补气健脾;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当归滋阴养血;木香行气舒脾,使其补而不滞。诸药合用,可养血安宁心神,健脾以助化源。如心血不足的患者,可加熟地、白芍、阿胶以养心血。如果失眠较为严重者,可加五味子、柏子仁有助于养心宁神,或者加合欢花、夜交藤、龙骨、牡蛎以达到镇静安神。如果患者有脘闷纳呆、舌苔滑腻的情况,可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等,以健脾理气化痰。本证也可以用归脾汤、养心汤化裁同用,只要使用得当,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3、心胆气虚::患者多表现为多梦不寐,容易惊醒,胆怯心悸,遇事惊慌,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可用安神定志丸进行加减化裁。方中人参益气;龙齿镇惊。然后配合茯苓、茯神、石菖蒲补气益胆安神。如果血虚阳气浮越,虚烦所致的失眠者,宜用酸枣仁汤。药用酸枣仁安神养肝为主;川芎调血,可以帮助酸枣仁养心;茯苓化痰宁心,可以帮助酸枣仁安神;知母清胆宁神。病情较为严重的,两方可以合用。总之,失眠一证,多是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这些都可以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失眠。临床表现有轻重之别,轻者多表现为入睡不深,重者可彻夜不寐。所以,临床辩证以虚证为多。治疗除了用药之外,还必须要注重患者的精神因素,劝解患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波动,睡前不要吸烟、不喝酒和浓茶等东西。每天应当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防治失眠的有效方法。假如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不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摄,往往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通过我个人多年临床所接触的失眠患者来说,针对失眠患者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辩证,只有辩证准确,用药才能准确,否则所使用的药物无非就是一些安神定志的药物,最终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子良秘制优质健康文章园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gj/4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这三种耳朵的人,天生的好命,终身富得流
- 下一篇文章: 宝应开展ldquo人才服务产业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