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611050.html

编辑

任远

耿晓

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整个农庄,处处散发着淡淡泥土和芳草的气息,沁入心脾,令人心怡。徜徉在农庄的田园房舍间,于角落处蓦然发现几株小时常见的植物——“洋茄子”。遇见它,竟有一丝与未见多年的老友相见之感,亲切、惊喜、温暖。一攒攒绛紫色、嫩绿色的果实如风铃般摇曳。

时光荏苒,儿时的记忆大多随时间的流逝而日渐模糊,但有些事的枝节叶末却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今天的邂逅,让童年的记忆如黑白电影般一幕幕一节节重现在眼前。小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学名,都这样唤它“洋茄子”。如今,我已经知晓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学名——龙葵。说实话,初次听到,很是震惊。从没想过,这么卑微平凡的植物,名字竟然和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

记得少时,“洋茄子”的植株随处可见。它的生命力极强,无论人踩车碾,鸡啄牛踏,只要有点土,便能蓬勃地生长。田间地头、路边沟旁、房前屋后,都能和它不期而遇,荒凉偏僻之所更是多见。春天里的它们,花开五瓣,白白的,小小的,中间一点娇小的黄蕊,素净淡雅。大概夏秋时节吧,“洋茄子”陆陆续续地由绿变紫,由紫到黑,大小和小孩子的黑眼珠差不多,黑嘟嘟、水灵灵、圆溜溜,让人看着就眼馋。那时,只要得空,我必然和表妹文静拿一大水瓢,去姥姥家东边的湾沟里摘它。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在看起来最普通不过的香蕉、葡萄、大西瓜,那时却是奢侈品。不过还好,有无需银两且纯天然的“洋茄子”满足着我们童年的味蕾。

凭着感觉,找到一块杂草遍布,“洋茄子”植株集中又人迹罕至的地方,开启一场“自助”盛宴。运气好,找得准,往往基本不用挪身,便能让人一次爱个够。与其说摘,不如用“撸”来表述更贴切。只见它们有的悠哉地在你眼前荡秋千;有的心存侥幸地藏匿与叶子底下,却都难以逃过我们的法眼。目标一被锁定,便被撸下来,也顾不上干净不干净,就大把大把地直接塞进嘴里,酸酸甜甜,解渴又解馋。吃够了,玩够了,才捧着满满一大水瓢战利品“返航”。回到家,将它们简单冲洗一下放在桌上,然后恭候姥姥和姨们下坡回来享用这“美味珍馐”。用时下的流行语来形容我们当时的心情:也是开心得不要不要的啦!

当然,这样的快乐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找“洋茄子”时,那种叫做“拉拉蔓”的植物横行霸道、无处不在,经常不留情面地在我们的小胳膊小腿上划出一道道印记,像被鞭子抽过似的。但是,无论脚下的“拉拉蔓”如何牵绊,无论晚上洗澡时伤口如何撕心,无论紫色的果汁在我们的手上、衣服上、嘴上渲染了多少幅“画卷”,都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寻宝的乐趣。童年,就那么被我们尽情肆意地享受着。

长大后,不再整日留恋和守望那一片片田园,偶尔去农田走走看看,也貌似多年未见到它。今天一见,五味杂陈。轻轻地摘下几颗,缓缓送入口中,细细品味。哦,味道还不错,虽没有小时候那般甜,却充满了无尽的乡愁记忆和童年回忆。品尝着它的味道,久久回味曾经的美好,不禁在想:它,从何而来?是鸟儿把种子衔来将它空降在这里,让我们相遇;还是风儿将种子吹来,让我们邂逅?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一定有缘在其中。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很多的相遇,一般皆平平淡淡,唯独被冠以“邂逅”,才引发我们许多的思索和感慨。正是因为这些邂逅,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温情和美好;正是因为这些邂逅,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

邂逅是一种向往,是一种存在,亦或是一种必然,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漫漫人生中,与我们邂逅的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本书、一棵树、一间房、一处景……在记忆的心田上,邂逅,留下的总是无尽的美好与追忆。

-TheEnd-

作者简介:耿晓,女,年12月生于桓台县。喜好读书、写作、旅行和摄影。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要么读书,要么运动,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往期经典推荐

牦牛很慢

生命的倔强

两个世界的相会

刚察的那些下雨天

最美的遇见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chongjing_huainia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gj/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