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探芳径,悬挂万树清。

台高风气肃,龙卧水华磬。

翠阁凌霄汉,雪山列障屏。

倚栏频送月,瑶草媚沙汀。

这是明代张美写的《九龙含翠》诗。

诗中描写了洛阳龙潭寺和龙池沟高台翠阁,池清花磬,葱树高悬,雪山列屏,且有幽曲芳径相通的宜人佳景。此间便是洛阳八小景中"龙池金鱼"的所在。即今日郊区辛店乡延秋村北面的秦岭幽谷。

这条山谷人称龙池沟,也叫龙潭沟,历史上这里池清花馨,景色秀丽。尤为奇特的是,谷深处有一深潭,人称“龙池”,池中有泉,清水终年汩汩流淌,里边有红、白、黄、青、黑五色鱼条,长年不见老的死、小的生,成为河洛一绝,由此命名为“龙池金鱼”。

历史上被定为洛阳八小景之一。“龙池”后边原有龙潭寺,又名九龙圣母庙,殿堂华丽,规模庞大。让人遗憾的是,抗战时期日寇侵洛,将这里作为监禁民夫的集中营,并炸毁了古寺和“龙池”。

“九龙圣母”与龙池金鱼的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龙池沟旁住着一户人家。有一天,这家的姑嫂二人在山谷中采蘑菇,走着走着,嫂子感到口渴,就来到龙池旁喝了几口泉水。谁知泉水入肚,嫂子忽觉小腹阵阵作痛,赶紧喊小姑子。小姑子认为嫂子是临产了,忙跑回家,取了早已备好的襁褓,提了一罐杂豆汤,匆匆赶回龙池。等她到了池旁,只见嫂子躺倒在地,肚皮裂开了,身上有九条小龙爬来爬去。小姑子“啊呀”一声,吓得晕倒在地,手中的瓦罐一下子摔在龙池旁碎了,罐中的豆汤流进池水中,汤中的豆子变成了五色游鱼。等到她们的家人赶来时,只见龙池旁金光闪烁,嫂子已化作金光飞入池中。为了纪念嫂子,人们在龙池旁建了一座寺庙,为嫂子塑了像,尊其为“九龙圣母”。

唐宋之时,慕名到龙池观赏五色金鱼者络绎不绝。这些人中不但有老百姓,更有达官贵人、皇族政要,级别最高者当然是女皇武则天了。据说,武则天为了观赏龙池金鱼,曾专门派人在龙池旁建了一座行宫——延秋宫,日夜流连于龙池旁,欣赏五色金鱼戏水游玩之态。

圣母生的这九条龙,人言性格各异。据李东阳《怀麓堂集》说,大龙叫"囚牛",喜好音乐,就是现在胡琴头上刻的那兽;二龙叫"睚毗",喜爱厮杀,就是刀剑柄上那"龙吞口";三龙叫"嘲风",喜险,即殿角走兽;四龙名"蒲牢",喜鸣,即古钟上的兽钮;五龙名"狻猊",爱坐,即佛座上那雄狮;六龙名"霸下",爱负重,就是俗称驮石碑那"老鳖";七龙名"狴犴",好诉讼,成了旧社会狱门上那狮子头;八龙好文,即石碑两旁雕的"文龙";九龙名"蛮吻",爱吞,即殿脊兽头。

探寻一座城,让城事鲜活起来。

品味一种文化,让风景生动起来。

搜罗一则小故事,让历史精彩起来!

领导说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五毛!

??资料来源:网络、邑砚文化

图源:河南百度、走遍大美洛阳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便宜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pz/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