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多动症?

《本草纲目》说:“脑为元神之府”,主导我们的思考和记忆。脑又为髓海,肾精是脑髓的基础。

中医认为,当肾阴不足时就不能够上承和滋养脑府,所以孩子才会做事无法聚精会神,记忆力差。

从心而言,心主神志。肾水不足就无法浇灭心火,心火旺盛孩子就会易怒、多动不宁、烦躁不安。

由此可见,儿童多动症病位在脑,但根本是心肾不交。

那么多动症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举个例子:

有这么一个孩子,7岁的小男孩,刚上小学一年级,因为上课随意在教室走动被老师多次找家长谈话,家长无奈只好给孩子办理了休学。

患儿情况: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人际关系差,健忘,学习成绩差,入睡困难,夜间盗汗。便秘,舌红少苔。

这个孩子就是典型的心肾不足,阴虚阳亢,虚火内炎,扰乱神明。

治宜补益心肾,养阴安神。

开方:人参、茯苓、龙齿、石菖蒲、远志、龟甲、酸枣仁、知母、川芎、玄参、生地黄、麦冬。

半个月后,妈妈说孩子稳当一些,注意力较前集中,睡眠、盗汗好转,大便正常。继续巩固调理,间断用药半年,孩子重新上学,一个月后家长反馈上课可以认真听讲,上述情况没有再出现。

这里边的道理是什么呢?

我的观点是,多动症表面上看是肢体病,其实属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进一步说,多动症的根本在肾阴虚,兼有心火旺和肝风内动。

肾阴虚则肾水无以制火,心火有余致心肾不交,孩子就会心烦、急躁、易怒等;肝肾同源,肾水不能涵养肝木,则肝阳易偏亢,孩子会性情执拗,冲动任性,兴奋不安。

所以,补益肾阴、养心调肝,这就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切入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l/1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