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铎教你治疗健忘症
陕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oudihuating.com/ 现在健忘的人非常多,健忘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很多年轻人已经进入这个大门。 其实和现在人大量的大量的使用电子产品,使我们自身的大脑的得不到锻炼,造成自身大脑机能下降,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多多用脑,我们的记忆力也会恢复。 现在人长时间不写字,提笔忘字,或者长时间不算数,一百以内加减乘除可能都要掰哧半天,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还有的是长期失眠或者是睡眠质量不佳,它使大脑长期处于弱兴奋状态,因此极不容易接纳外来信息,无法将记忆固化,某些信息元也会因此丢失。长期睡眠问题,也会导致一系列的身心问题。 还有的人是有喝酒、熬夜、抽烟等不良习惯,也会导致我们的记忆力急速下降。 所以恢复我们的记忆功能,一定要调整好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除了生活上的调整,我们的中医中药也会帮助你恢复您的记忆功能。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清代名医陈士铎如何用中药恢复我们的记忆力。 陈士铎讲很多健忘症的原因都是心肾不能够相交,水火不能既济,则引发健忘的发生。 心主神明,肾藏精,精足则智慧生 很多老年人对近期的记忆功能不好,对过去的事情的记忆尚可,还有甚者,近期远期记忆力都不行。 陈士铎在老年健忘症这篇是这么说的:“ 夫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似乎相克,其实相克而妙在相生,心必藉肾以相通,火必得水而既济。如止益心中之血,而不去填肾中之精,则血虽骤生,而精仍长涸,但能救一时之善忘,而不能冀长年之不忘也。治法必须补心,而兼补肾,使肾水不干,自然上通于心而生液。然而老年之人,乃阴尽之时,补阴而精不易生,非但药品宜重,而单恃煎汤,恐有一时难以取胜之忧,服汤剂之后,以丸药继之,始获永远之效也。不能光顾着补心血,而且还有兼顾肾水,让心肾相交,同时老年的记忆力非短期治疗行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配制成水丸调理才是正途。 陈士铎用什么秘方来调理这种老年健忘症呢? 方名生慧汤: 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远志(二钱)生枣仁(五钱)柏子仁(去油,五钱)茯神(三钱)人参(三钱)菖蒲(五分)白芥子(二钱)水煎服。连服一月自然不忘矣。此方心肾兼补,上下相资,实治健忘之圣药,苟能日用一剂,不特却忘,并有延龄之庆矣。然而人必苦服药也,则丸方又不可不传耳。方名扶老丸: 人参(三两)白术(三两)茯神(二两)黄芪(三两)当归(三两)熟地(半斤)山茱萸(四两)玄参(三两)菖蒲(五钱)柏子仁(三两)生枣仁(四两)麦冬(三两)龙齿(三钱)白芥子(一两) 各为细末,蜜为丸,丹砂为衣。每日晚间白滚水吞下三钱,久服断不健忘。 此方老少人俱可服,而老年人尤宜,盖补肾之味多于补心,精足而心之液生,液生而心之窍启,窍启而心之神清,何至昏昧而善忘哉。 陈士铎不仅把汤药的方子告诉我们了,而且把后期调养的丸药方子也告诉我们了,为了我们的永久记忆功能,预防我们的健忘,陈士铎老先生想的可谓非常周到了。 下面来看看陈士铎讲解本草 远志:心肾相交远志,味苦,气温,无毒。而能解毒,安心气,定神益智,多服强记,亦能止梦遗,乃心经之药,凡心经虚病俱可治之。然尤不止治心也。肝、脾、肺之病俱可兼治,此归脾汤所以用远志也。而吾以为不止治心、肝、脾、肺也。夫心肾常相通者也,心不通于肾,则肾之气不上交于心,肾不通于心,则心之气亦不下交于肾。远志定神,则君心宁静而心气自通于肾矣,心之气既下通于肾,谓远志但益心而不益肾,所不信也。是远志乃通心肾之妙药。故能开心窍而益智,安肾而止梦遗,否则心肾两离,何能强记而闭守哉。 石菖蒲+人参味辛而苦,气温,无毒。能开心窍,善通气,止遗尿,安胎除烦闷,能治善忘。 但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君以人参,通气 石菖蒲能治健忘,然善忘之症用之绝少效验,何耶?善忘之症,因心窍之闭耳。心窍之闭者,由于心气之虚,补心之虚,舍人参无他药也。不用人参以补虚,惟恃菖蒲以开窍 酸枣仁味酸,气平,无毒。入心、肝、胆与胞络四经。宁心志,益肝胆,补中,敛虚汗,祛烦止渴,安五脏,止手足酸痛,且健筋骨,久服多寿。以上治疗,俱宜炒用,惟夜不能眠者,必须生用,或神思昏倦,久苦梦遗者,亦宜生用。可为臣佐,多用尤佳,常服亦妙也。 或问酸枣仁只能益心,何以补肾之药,古人往往用之乎?盖心肾原不可两治也。因世人贪色者多,仲景夫子所以只立六味、八味,以补肾中之水火宜。然而肾火原通于胞络,而肾水原通于心,补心未尝不能益肾,古人所以用枣仁以安心,即安肾也。且世人入房而强战者,心君不动,而相火乃克其力以用命。心君一移,而相火即懈,精即下泄,可见补心所以补肾,心气足而肾气更坚,不信然哉。 茯神茯苓,味甘、淡,气平,降也,阳中阴也,无毒。有赤、白二种,白者佳,亦可用入心、脾、肺、肝、肾五脏,兼入膀胱、大小肠、膻中、胃经。助阳,利窍通便,不走精气,利血仅在腰脐,除湿行水,养神益智,生津液,暖脾,去痰火,益肺,和魂练魄,开胃浓肠,却惊痫,安胎孕,久服耐老延年。 茯神,即茯苓之一种。但茯神抱松木之根而生者也,犹有顾本之义,故善补心气,止恍惚惊悸,尤治善忘,其余功用,与茯苓相同,此二种,利中有补,久暂俱可用也,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 白芥子:消痰利器白芥子,味辛,气温,无毒。入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频用半夏、南星以耗气,所不解也。 白芥子善化痰涎,皮里膜外之痰无不消去,实胜于半夏、南星。半夏性燥而烁阴,南星味重而损胃。独白芥子消化痰涎,又不耗损肺、胃、肝、心之气,入于气分而实宜,即用于血分而亦当者也。 本文所记载之方药还是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服用,不可随意服用。 推荐书籍: 更多中医干货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10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秋医学笔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