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补心汤,用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
在有慢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中,通常会有一个共性的状态,就是。 这个“心虚”,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了亏心事以后不安的感觉,而且病理上,人体的心脏处于虚弱的状态。 “百病生于气”,对于病理上的心虚,我们就可以解释为。 气,这是中医理论中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气不足时,就容易出现心、肺、脾、肾等脏腑功能的衰弱,像平时常说的肾气虚、肝气虚、脾气虚都是这种情况。 就拿肾气虚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容易出现盗汗、怕冷、腰膝酸软的情况;而肝气虚呢,影响最大的就是眼睛、头部,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看不清事物等问题;那心气虚又会有什么表现呢? 先说说心的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心是指挥血液流动的,而动力则要依赖心气。 因此,当心气不足时,血液的工作就“疲倦”了,心脏再指挥这工作也进行不了,就会出现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就像是心房里空荡荡的感觉,心神不宁的,人通常会有胸闷、气短、身体疲倦、流虚汗、心跳频率不稳、面色惨白等症状。 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时,在舌象上往往能表现的直接,会出现舌质比较淡、舌体胖嫩、苔白等现象。 面对这种心气虚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重点就是要益气养血,也就是说把缺少的气补回来,把工作“疲倦”的心血养起来,那针对这个方向,就有一个绕不过的经典名方——补心汤。 这个经典方出自《魏氏家藏方》,主要的功效就是围绕益气养心的,兼顾安神定志的功效。 人参、枳实、龙齿、当归、桔梗、炙甘草、远志、白茯苓,茯神,炙黄芪,半夏曲、桂心,生姜、大枣。 从这个组方中,我们能明显看出方子不小,是因为整个配方是兼顾了很多情况的,在临床使用中也需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做加减调整。 那么,这个方子到底是怎么来补心、治气虚的呢? 方中最重要的君药是人参和黄芪,这两味都是非常出名的补气药材,最适合这种需要补气的时候,直接发挥益气养心、安神定志的作用。 当归是专门补血的,能够壮大气血的队伍,发挥滋养脏腑的功能,从而恢复工作的动力。 但是,气、血真的是这么简单就能补上的吗? 很多情况下,气之所以推不动身体的正常工作,少不了淤堵问题的产生,这时要想前进,就需要先清理道路。 茯苓、半夏,这是常用的健脾燥湿、降逆化痰的药物;枳实可以消除积累的垃圾、促进气机的运行,桔梗能通过疏通肺气达到化痰作用;桂心还能温通心脉,处理心脉中血液瘀滞的问题。 以上这几个,都是能很好的打开阻滞、疏通道路,之后就能为气血的运行保驾护航了。 此外,还用到一些能够镇心、安神的药物,就是龙齿、茯神、远志,目的就是解决患者失眠多梦、心神不安等情况。 最后的甘草、生姜、大枣,这都是比较平和多用的佐药,能补中益气的同时,还能调和诸药,达到更好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个补心汤是非常适合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在临床中经常能应用到。 但是,由于这个方子着重在益气、补血,使用的多是温补的药材,若是患者体内阴虚火旺,那是一定要避开这个方的,不然就是火上浇油了! 当然最好还是要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使用,能够做到对症加减,更适合患者的身体状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c/11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生清贫的爷爷说中风那是痰火烧到了脑
- 下一篇文章: 一个抗抑郁消焦虑的中成药,打开人体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