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小记

春日暖阳,万物生发,转眼已过清明,不见春雨绵绵,但见惠风和畅,正是踏春佳期。眼下时疫作祟,出行多有不便。四处的封闭中,祭祖踏青都不能成行,为全大局,人们也愿意自守家中,只是日日困居一隅,两点一线,心里难免烦闷,本人亦是如此。所幸办公室里养着一盆菖蒲,这几日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每日看到它,便觉得身心都得到了慰藉。

菖蒲得水则生,易种好养,是常见的盆栽植物,同样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野生菖蒲生长于山涧泉流附近或泉流的水石间,故而入药名为石菖蒲。其归属于开窍药,入心、胃两经,味辛苦,性温,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中提到其“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本草经集注》中也道菖蒲“久服轻身,聪耳明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古人向往长生,认为长期服用菖蒲,可使白发变黑,落齿复生,延年益寿。传闻菖蒲难得开花,见此花者必得长生富贵,故见菖蒲花开,许多文人都会作诗文以纪,如苏轼就曾写下“春荚秋荑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的感叹。诗人陆游也言菖蒲乃“仙人教我服,刀匕蠲百疾……岁久当成功,寿与天地毕”。这些诗文描述了宋代追求长寿的风潮,也充分体现了菖蒲补益神志的功效。

春荑秋夹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宋代·苏轼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不过菖蒲作为开窍药,虽有补益功效,主要的作用还是开窍醒神,常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并可用于健忘、耳鸣等证。菖蒲除了具有芳香开窍、宁心安神之功,也兼有化湿、豁痰、辟秽之效,因此对于湿浊神昏效果甚佳,临床上常和郁金、半夏等药同用。若与远志、茯苓、龙齿等药同用,则是常用名方——安神定志丸,此方对于心悸、癫狂、眩晕、耳鸣等症都有不错的疗效,我临证也常用此方治疗夜间多梦惊醒的失眠证,效果亦佳。李中梓曾言菖蒲“主散而不主收,勿宜久用”,菖蒲药味芳香清透,但药性偏燥,因长在水边,也相对比较凉,因此长服久服对于素体阴虚患者并不合适。随着历代更迭,风尚变更,服食菖蒲追求长寿的风气在宋之后也渐渐消退,在当今社会,已少有人知晓此事了。

《菖蒲》

宋·陆游

古涧生菖蒲

根瘦节蹙密

仙人教我服

刀匕蠲百疾

阳狂华阴市

颜朱发如漆

岁久功当成

寿与天地毕

除了开窍醒神、宁神益志的功效外,菖蒲化湿和胃的功效也相当卓越,对胸腹胀闷,湿滞气塞,或疼痛等证都有较好的疗效。因此也是治疗“噤口痢”的特效药,所谓“噤口痢”,属于痢疾之一,也称禁口痢,特指患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入即吐,或呕不能食等症状。此病的病因多为夏季贪凉,进食过量生冷果品,导致湿浊热毒蕴结肠道而下痢。《医学心悟》中针对此症有一方名为“开噤散”,正是菖蒲同茯苓、石莲子、人参等配伍,可开风进食,疗效极佳。除却以上所述的内服治疗外,菖蒲还可外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与痈疽疥癣等证,疗效亦可。

药用菖蒲功用良多,种类也不止一种,常用的石菖蒲产自溪石中,以其中根生九节者为佳品。陶弘景提到菖蒲“一寸九节者良”,《雷公炮炙论》也说菖蒲需“采石上生者”,选“根条嫩黄、紧硬、节稠、长一寸有九节者”,人们称呼其为“九节菖蒲”,为菖蒲中的上品。《饮片新参》中提到“九节菖蒲,根段小结,色黄紫内白,味香润微酸,主治心阴不足者之昏谵,不似石菖蒲之辛燥开泄”,九节菖蒲与石菖蒲相比较,其药气更清凉一些,更细腻一些,气更清透,偏寒。对于心气郁结有轻度内火的患者,用九节菖蒲来宣达更合适一些。一般来说,石菖蒲多用于煎剂,而九节菖蒲多用于做丸药或打粉,更适合直接吞服,以达到开心散结的作用。物以稀而贵,九节菖蒲在价格上也会比石菖蒲贵许多。

菖蒲生长于山涧溪水边,在乱石中生根发芽,茎叶直立向上,不见弯折,其叶清瘦修长,根茎则节节分明。其姿态犹如瘦削而坚毅的隐士,虽然环境艰苦,却不改气节。因而被历代文人奉为花中君子,他们通过赞咏菖蒲来表达自身的气节和节操。其中我最欣赏的一首是宋代海盐梅屋老人所作:“一碧生涯水石滨,缕风丝雨瘦精神。前身恐是巢由辈,怕著人间半点尘。”寥寥数语,无一字提及菖蒲之名,却充分体现了菖蒲的形容姿态,可称精妙。诗中所言巢由辈,乃是用尧时隐士巢父、许由的典故,体现了作者归隐之愿。

山回溪流清,瘦茎生九节。

参桂伯仲间,芝兰媲芳洁。

重城烟尘昏,客土膏液绝。

灵药不可活,我心方蕴结。

巧匠刳云根,汲井注寒冽。

青青渐滋荣,岁晚堪采撷。

——元代·杨弘道《石盆石菖蒲》

我觉得,古人向来比我们更耐得住寂寞,可以独身一人居住于山郊野外,也不觉得孤独难耐。看着他们写下的文字,能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细致,可以为了一些我们容易忽略的小事而感动。在疫情横行的时代,我们苦于不能行走四方,却常常忘记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物也是独到的风景。就像窗台上的菖蒲,不管你是否注意到它,它都会默默带来一抹春绿。或许疫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慢生活的可能,教我们耐住寂寞,仔细生活,也要永远怀抱希望,相信终有回归正常的一天,就如菖蒲终有开花之时。

梅花医梦

请多指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y/1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