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从前,有位员外育有一女小玲,家中有一个长工小伏,二人渐渐相爱,员外知道后强烈反对,于是他们二人外逃到了山村。

后来小玲因风湿病行动不便,更是难以起床。一天小伏看见一小白兔,于是马上挽弓,射中了兔子,兔子中箭逃到了松林后就消失不见了。小伏搜寻到松树旁时,发现了一个大球状物,箭就插在上面。

小伏马上把它挖了出来,见这个东西色白而细腻,于是带回家煮熟了给小玲吃,之后小玲的病情竟慢慢好转。小伏便每天采这些东西给小玲吃,最后小玲风湿得以痊愈。

后来人们将此物命名为茯苓,以示对小伏、小玲的纪念。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

多于7~9月采挖。

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

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本品气微,味淡。以切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生用。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1.水肿尿少 

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治脾肾阳虚水肿,常与附子、生姜等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

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常与滑石、阿胶、泽泻等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2.痰饮眩悸 

本品善于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常配伍桂枝、白术、甘草等,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与半夏、生姜等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3.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本品味甘,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渗湿而止泻,使中焦清升浊降,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人参、白术、甘草等,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4.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品补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等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

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等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煎服,10~15g。

阅读往期内容,请直接点击蓝色文字!

中药小故事——桂枝

中药小故事——芍药

中药小故事——甘草

中药小故事——生姜

中药小故事——大枣

中药小故事——葛根

中药小故事——杏仁

中药小故事——厚朴

中药小故事——附子

中药小故事——麻黄

中药小故事——人参

中药小故事——石膏

中药小故事——粳米

中药小故事——知母

免责声明:本公共账号除发布的部分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如有侵权之处,敬请及时告之,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北京誠敬堂公益中醫診所邀您一起同行

往期回顾

?緣起?

北京誠敬堂中医公益診所

诚敬堂新设烫烧伤科室---烧伤烫伤者福音

---这是最温暖的地方!!

一封烫伤患者的来信

一封来自福建母子的来信

一封来自患者母亲的感谢信

一封来自北京患者的求医心得分享

神奇的烫伤膏---诚敬堂中医诊所

神奇的烫伤膏---辽宁锦州烫伤患者

诚敬堂中医雷大夫:给老年失眠患者的靠谱建议!

诚敬堂中医雷大夫:请告诉父母(2)安寝十要,有效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zy/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