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383447.html

中医治病,药方只是治病的武器,辨证才是治病的关键。而辩证非专业医师、经多年临床经验不可得,因此不建议患者自己对症用药。

温胆汤主治病症

温胆汤主治症状为:头晕目眩、头痛、失眠、心烦、恶心、呕吐、心悸、胸胁胀满或疼痛、胆怯易惊。

温胆汤主治疾病病因病机分析

肝胆风火相煽,挟痰热上扰,壅闭清阳之位,故头目眩晕或疼痛;肝胆气郁而失于决断,神魂无主,所以心悸而善惊;痰热内扰心神则烦躁不宁,失眠而多梦不安;木郁土壅,脾胃升降失常,往往出现泛恶欲吐,纳呆;肝胆气郁,使其经脉不利,则胸胁胀满或疼痛。

为什么温胆汤临床使用需加减化裁?

痰为百病之母,痰一旦产生,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痰火性肆虐,病在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各种兼挟证比较多见,或挟湿热;或挟食滞;或挟阳亢,或挟风阳入络等证。

温胆汤虽主“痰湿”,临床可治疗上百种疾病,但使用中亦需兼顾身体其他症状,做合理加减化裁后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温胆汤临床上常用的十二种演变方

1.柴芩温胆汤

治疗少阳气郁化火,经气不利比较严重,如胸胁苦满或疼痛,口苦,目赤,偏头疼痛或气窜作痛等,加柴胡、黄芩,布达少阳气郁,发越少阳火郁,而能利少阳枢机。若胁下痞硬,加生牡蛎、川楝;胸胁疼痛引背者,则加片姜黄、南红花。

2.黄连温胆汤

治疗痰热扰心而热势较重,以心烦不安或失眠为主。火热重者再加黄芩,以清泄胆腑火热之邪。

3.归芍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阴血亏虚。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气郁化火,最易耗损肝血,血虚不荣则见头皮或肢体麻木,肢体拘急痉挛或肢颤,或周身窜痛,舌质红绛少苔或有裂纹,加当归、白芍滋养肝血;若头晕或头痛以月经为甚,上方再加白薇、党参;头胀痛者加夏枯草,巅顶头痛加川芎、白蒺藜,后脑痛加桂枝;阴虚严重而舌质光绛者,可加生地或乌梅。

4.龙牡温胆汤

治疗胆气虚怯,心神不宁所致的惊怖而夜寐不安,加龙骨、牡蛎可以敛神定志,同时加大茯苓剂量,以加强其安神的功效。严重者,可再加夜合花、夜交藤与龙齿。

5.桃红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有血瘀脉阻,出现神呆或健忘,舌质有瘀斑,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而通利血脉,严重者可再加川芎、赤芍。

6.丹栀温胆汤

治疗痰热内蕴,少阳相火郁勃,出现心烦不安或烦热汗出等,加丹皮、山栀以泄少阳相火。若五心烦热,加知母、黄柏;午后低热或盗汗加青蒿、地骨皮。

7.郁蒲温胆汤

治疗痰热蕴于胸膈,痹阻气机而见胸闷胸疼等,加郁金、菖蒲豁痰利气以开痹。若善太息或心中懊曹者,加佛手、香附;或由于痰湿上蒙心窍而出现神呆不语或语言不利者,也可加此二味豁痰开窍,严重者加远志、珍珠母、胆星、天竺黄等。

8.苍柏温胆汤

治疗痰热挟湿热下注,而见腰膝疼痛,尿黄短不利,妇女带下多等,加苍术、黄柏清下焦湿热。带下黄秽加土茯苓,椿根皮;湿邪重而厌食油腻者,加茵陈、滑石。

9.黛蛤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相火郁勃而扰心犯肺,出现躁烦神狂多梦,或咳嗽痰多者,加青黛、海蛤壳清肝凉血,涤痰化结。痰多加瓜蒌仁、枇杷叶;吐痰不爽加海浮石。

10.羚钩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肝阳上亢动风,眩晕耳鸣或昏仆,腰膝酸软,或肢麻、肢颤,加羚羊角、钩藤平息肝风。

11.蚕蝎温胆汤

治疗痰热动风入络而见肢体麻木,项强疼痛或肢体拘急痉挛者,加全蝎、僵蚕虫类搜剔之品以通经活络。

12.硝黄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有胃家实滞者,症见腹胀满,大便干结或不爽,加大黄、芒硝或风化硝通腑泄热,以和胃气。

以上所举的12种兼挟证,常常伴随着主证而出现,主证与兼证在病机上都有内在的联系,临证时需要仔细审察,根据实际情况投药用方,才能有效。

你看,仅仅是温胆汤的临床常用方就有12种之多。其实这也只是片毛麟角,能治疗上百种疾病,肯定会有上百种变方,其中药量、药物种类都需要根据整体情况作调整。

因此,即便大家知道温胆汤的剂量,我也不希望大家盲目用药。治疗疾病或者调理身体,一定要找中医大夫辨证后再用药,毕竟普通人缺的并不是药方,而是辨证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yl/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