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讲解炙甘草汤,补心第一方
有这样一种怪病:心脏会突然心脏骤停,医院检查也没有冠心病,检查不出所以然来。 其实西医叫它早搏,就是跳动几下突然停了一下,一会又开始跳动。 这种情况现在的人很多人都有,早在两千年多年前张仲景就发明了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这种病,叫做炙甘草汤。这个方子基本上都是一些药食同源的东西,不必担心有什么副作用。 心脏之所以骤停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心脏太累了,需要歇歇了。 看到这,估计很多人会迫不及待地问:这炙甘草汤是何方神圣?竟然如此神奇?西医束手无策的早搏也能治好?那房颤、心律不齐、心率过缓可以治吗? 早搏、房颤、心律不齐、骤停可以说是心衰发作前给出的四个强烈信号,一定要好好调理了。 我们先把张仲景的炙甘草汤写下来: 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生地黄30克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麦门冬10克(去心)麻仁10克大枣30枚(擘) 我们的医圣张仲景是这样解释这个方子的: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古人说话都是言简意赅的,简简单单六个字就把炙甘草汤治疗什么病说出来了。 可苦了我们这些现代人,古文知识不够的话,张仲景这句话无异于天书啊。 那么这个脉结代是什么?心动悸又是什么? 先说脉结代。张仲景这里说了两种脉:一种叫结脉,一种叫代脉。什么是结脉呢?就是你的脉搏跳动得比较缓慢,时不时还停一下,就好比绳子上打了一个结,虽然停顿了一下,但好歹还是连上了,连不上那就危险了,那是要出人命。张仲景说的结脉不就是现在的心脏骤停。 什么叫代脉呢?这个比较复杂一点。代脉就是跳得比较快,但是没有规律,没有章法,不是匀速跑,而是变速跑,有些杂乱,也会间歇性的停一下。代脉不就是现在的心律不齐。 所以,张仲景说了,不管你是结脉还好,代脉也罢,不管你是心脏跳得慢也好,跳得快也好,只要中间骤停的,都可以用炙甘草汤。 后面三个字“心动悸”又是啥意思呢?是对前面三个字的补充,意思就是心脏不正常的跳动,比如心悸,就是心脏猛地跳动一下,就是不正常的跳动。 由此可见,张仲景这个方子就是让你的心脏跳动正常起来,不快也不慢,不急也不躁,跳动稳健有力,不偷停,不早搏,不房颤,不缺血。 炙甘草汤三见于仲景之书,又名复脉汤。 顾其名思其义,可治脉结代可知。是一首治疗心律失常之方剂,临床上不论是功能性的或是器质性的均可用之。曹颖甫用本方深有体会他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仲景先师之法,不可更变也。”可谓一语中的。仲景治悸有多方,但脉结代而又心动悸者,此无可替代之方也。 从组方上分析:大剂量的生地黄、阿胶是重要的止血药,人参、桂枝、炙甘草、麦冬是强心定悸药,30枚大枣能给机体充足的糖分能量。这对于那些已经体液匮乏几绝的伤员来说,炙甘草汤无疑是一支有效的强心剂和强壮汤。所以,这张配方又称之为“复脉汤”。现代药理学指出,炙甘草汤具有降低心脏异位起搏点兴奋性、改善风心病患者的心脏传导功能、抗心律失常等功效。炙甘草汤适用的心律失常的病机是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临床施治范围也远超古人,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期外收缩、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低血压、心肌缺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老年顽固性失眠、肺气肿、化疗后胃肠功能功能紊乱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甘草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九味,以清酒10毫升,加水毫升,先煮八味,取毫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毫升,一日三次。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说起来,这个炙甘草汤治疗心律不齐、早搏,是中医内科学界的共识。临床上,用这方子取得良效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平时经常发作早搏的人,更应该对炙甘草汤加以了解。它针对的,就是心中阴血不足、阳气虚弱之症。主要表现,就是早搏、心慌、胸闷,脉结代,舌光少苔,虚弱气短,舌质干而瘦小。有些人,阴血不足严重,所以热象明显,如心烦、多梦、便干、口干舌燥等等。 当然,学习归学习、认识归认识,非专业读者,还是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要慎用。有些人,用了炙甘草汤,血压上去了,身体也浮肿了,这就是用药不当导致的结果。 炙甘草汤是不能常用、久用的。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ongchia.com/lcpz/10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远志茯神之配对,宁心安神,为少寐多梦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